-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水的世界 【内容标准】 1.认识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之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大部分. 2.了解水是温度调节器,水对环境温度的影响,能解释一些气候现象. 3.知道流动的水具有巨大的能量,水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关注我国水土建设和洪涝灾害,增强社会责任感. 4.能恰当选择器材、自行设计并操作教材中的两个实验。 5.通过多媒体进行调查,学会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绘制表格。 6.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为陆地水、海洋水和大气中的水。 7.知道地球上淡水类型及储量,认识到目前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8.知道世界及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9.学会用图表反映水的分布、分类及比例. 10.联系当地和家庭用水实际,了解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11.学会用观察的方法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温度变化的特点,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自然现象,知道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沸点、沸腾与蒸发的概念。 12.了解水的密度的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初步学会应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13.学会用天平、量筒测定水的密度. 14.知道温度、质量、密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 【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共计安排10个课时,其中,1.1为3课时,1.2为2课时,1.3为4课时,科学素质评价1课时。 第一节:水与人类生活(分三课) 课标要求:认识水是生命之源,使学生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教学标高: 1、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的重要性。 2、举例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3、通过实验说明干燥的种子也含有水分。 4、对实验器材作相应介绍,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水是温度的调节器,只要求能由实验现象得出在相应条件下水与沙子温度的变化的大小,并能运用该结论解释海陆气温的不同。不要提出比热、比热容的概念。 6、了解流动的水具有能量,并能举例说明水能对地形和对人类经济及生活的影响。水能和其它能量的转化不作要求。 教学建议:通过实例分析引入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实验证明生物体水的存在。由实验得出水是温度的调节器,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第一课时 水是生命之源 一、看图思考(P7,师生互动交流) 干旱的土地-有收无收在于水; 生机勃勃的植物-雨露滋润禾苗壮; 水中的鱼-鱼儿离不开水; 在羊水中生存的胎儿-羊水是母亲羊膜腔中的液体,是维持胎儿生命发育的生活环境; 饮水的儿童-人如果只是不进食,可以活30天,如果没有水,人只能生活七天。 二、讨论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动植物是否需要水?它们如何得到水?(查阅教材P15《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生命》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问题: 1、干旱地区永远都不会下雨吗? 2、少量的雨水除大部分蒸发外,少部分在哪里贮存? 3、动植物的特化功能和异化功能。如:动物的汗腺关闭,表皮特化:如晰蜴表皮有角质鳞片,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嗅觉系统灵敏,骆驼能闻到几公里外的水源等。再如植物的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片减少或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茎肉质化,以便贮存水分等。 4、动物通过挖洞,可以得到适量的地表水,也可以利用生物链的关系,吃植物时,可以从植物中得到一定量的水。如兔子一般是不喝水的,是因为它能从吃植树物时得到水分。 5、仙人掌是沙漠地区最常见的植物,根特别长,能吸收地下水,储存在体内。身上刺是叶,由于细小,水分蒸发很少。 最后引出结论: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动物需要少量的雨水和地下水 三、生物体中所含的水分有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实验中怎样证明干燥的种了是否含有水分呢? 学生预测结论,教师引导,按P8要求,由学生选择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 (1)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P27) (2)试管口向下倾斜,底部不要碰到灯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保证受热均匀,不要让冷水溅到试管上,防止试管爆烈。 小结:种子受热——水分蒸发——热的水蒸汽遇到低温的管口壁——凝结成水珠。 四、互动讨论 P9分析与思考1、2、3、 五、归纳总结:水分与生命的关系。(P9) 第二课时:水是温度的调节器 通过提出问题,引入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对问题的探究热情 一、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在太阳照射相同的条件下,人在水中会比在空气中感到凉快?先让学生猜想: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1、比较水与沙子的温度变化:实验中要注意几点:(1)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材P26)请学生读出室内的温度(2)强调两个相等:相等的质量,相等的加热时间(3)所用的烧杯最好要小,以便于测温,(4)沙子要干燥,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止烧杯炸裂,(5)加热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际经济学-贸易理论.ppt
- 月2日周五主顾开拓大早会.ppt
- 2010.5-B833C企业财务.ppt
- 2012届毕业生辅导员就业工作培训.ppt
- IE 7大手法》教程.ppt
- Arena讲解(一).ppt
- 2012年07月16日南京5302际华浦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pt
- 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郑莉)5.ppt
- 2.2世界大家庭.ppt
- Ch03 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