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超声波、人工地震与井下脉冲放电增产技术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4)人工地震应用效果评价 (1)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不需任何井上或井下作业,避免了因占井作业造成的产量损失; (2)一点震动就可大面积地处理油层,波及半径达400m,在波及面积上油井有效率达82%; (3)适应性强,适合各种深度、渗透率、含水率等; (4)对油层无污染,具有振动解堵、疏通孔道; (5)对外界环境无污染,具有环保效益; (6)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1)可对比井:指振前没有进行增产措施的正常井。 2)见效井的确定:a.产油量上升的井 ; b.产油稳定、动液面上升的井 ;c.同振前对比递减幅度变小的井。 3)见效时间段的划分:连续五天见效的井。 具体效果评价方法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5)人工地震采油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1)振动处理油层技术适应于构造比较简单、区块比较完整、油层连通性好、原油粘度中等的油藏。 2)选择油层渗透率要慎重。实验室研究发现,振动处理特低渗透率和渗透率较高的岩芯效果均不好,存在一个振动处理的最佳渗透率范围,因此应合理选择油层渗透率。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5)人工地震采油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3)对单井有效厚度大于14m,且油层供液能力较好的油井,有效率较高,有效期较长。 4)油井以不出砂或含砂量较低为宜。可用于低产低能区块及注蒸汽开采已接近经济许可线的稠油区块。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胜利现河:1995年7,1万~7万cp的原油,H为900 ~1300m,P=280KN,F=6Hz,T=400hr,增油1500t。试验表明:振动后1 ~2d,有增油现象,但不稳定。停止振动后1 ~2d,油井产量恢复原水平。 辽河沈采: 1994年6,50~200cp的原油,H为1700 ~2200m,P=280 ~ 400KN,F=6 ~ 8Hz,T=166hr,增油840t。试验表明:增油反应较慢,可能油层深,振动后3 ~7d,有增油现象,稳定。停止振动后可维持5 ~60d。 激振参数:振动力,频率 影响效果参数:除以上因素,还有地表土层厚度等 (6)现场应用概况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1)井下人工地震采油 将震源移到井下油层部位,直接作用油层,使振动波在油层中传播。 2)波导管振动采油 将震源产生的次声波,通过波导管直接传至井下油层附近的能量辐射器,实现对油层的振动处理。 (7)其他人工地震技术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井下超声波增产技术 1 人工地震处理技术 2 井下脉冲放电增产技术 3 主要内容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前言 井下脉冲放电技术概念 通过大容量高电压、储集并控制释放产生电爆炸,对地层激发周期性压力波和强的电磁场,并产生空化作用,解除油层近井地带污染,造成微裂缝,改善近井地带渗透性。 井下脉冲放电增产技术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功率强大,有效解除堵塞(充电时间长,放电短) -洁净、经济的采油技术 -与其它技术相比,效果明显(克服了超声波频率高、地层中衰减快的缺点,与水力脉冲波相比,其强度更大) 电脉冲采油技术特点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1)分类 井下电脉冲装置和传输式电火花震源两种 井下电脉冲装置的特点是升压整流、储能、脉冲触发和放电单元(放电电极除外)密封于直径89或102mm的钢管内,由常规测井电缆与地面变频控制系统相连。 传输式电火花震源是由车载大功率电火花震源蓄积能量,通过特种传输电缆传输到井下放电电极放电,产生强大的脉冲压力波。 电脉冲采油装置分类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传输式电火花震源结构示意图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两种电脉冲采油装置对比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井下脉冲放电增产技术原理 (1)脉冲波对油层岩石的造缝作用 (2)低频脉冲波对岩石孔隙介质的剪切效应 岩石颗粒表面粘土胶结物被振动脱落;改变固液界面动态,克服岩石颗粒表面对原油的吸附亲合力,使油膜从颗粒表面脱落。 (3)低频脉冲波对流体的作用 改变孔隙介质中油、水、气界面动态,克服毛管力的束缚滞留效应,并使油珠、油柱状分散的剩余油重新分布、聚并,便于排驱出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稠油粘度下降。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1)结构 井下放电仪结构 1-转换器;2-储电单元;3-放电单元;4-电极 电极距根据井筒内的介质来调整,介质是原油的,电极距要小;介质含水高的,电极距要调大。每口井的工作时间由油层厚度和脉冲个数而定。 井下脉冲发生器的结构及原理 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 (3)技术原理及技术指标 采用集成电路制成大功率超声波发生电源(10~30kW),体积小,适应于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毕业生辅导员就业工作培训.ppt
- IE 7大手法》教程.ppt
- Arena讲解(一).ppt
- 2012年07月16日南京5302际华浦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pt
- 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郑莉)5.ppt
- 2.2世界大家庭.ppt
- Ch03 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ppt
- 2.1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上课用).ppt
- WCDMA网管培训(系统简介).ppt
- “Discovery_Studio_2.5中基于药效团的药物设计方法和应用_”.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