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elationship New Development of IT(after-II war) Ris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crease in Trade amo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Enhanced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Changes in Industrial Leadership Demand decided Theory Income and Demand Demand Life-cycle hypothesis Representative Demand Representative Demand and pattern of production Overlapped Demand and IT Conditions of overlapped Demand Trade Representative Demand 一般而言,平均收入高的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也较高;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收入分化现象,因而对同类产品的需求也会分为高低不同的几个档次。 Representative Demand(代表性需求):一国的平均需求档次(消费量最大的需求)就是该国的代表性需求。 Pattern of production Producers trend to produce goods with representative demand. Two effects: It is easy for goods with representative demand to achieve the economics of scale; The economics of scale lead to lower cost and price, which will b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Overlapped Demand Conditions 收入水平有差距——代表性需求不一致——有贸易;但差距不能太大——否则无重叠需求——无贸易。 收入水平接近(有重叠需求),但不能相同,否则代表性需求一致——无贸易。 Product Cycle Theory Developed by R.Vernon Product Cycle Product Cycle and Trade Graph Case study:life-cycle of computer industry and trade Appendix:life-cycle of different products Product Cycle(four stages)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stages Product Cycle and Trade Introductory stage ——U.S. exports Growth stage ——Foreign production Maturity stage ——Foreign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Decline stage ——Import competition in U.S. market Different product Life cycle Effects on trade 比较而言,高技术产品的创新国更有利可图,因为: 引入、成长期相对较长,意味着垄断期和出口期较长;而成熟期、衰退期短,意味着模仿国获利的机会就少。 若高技术产品的创新能不断地更新技术,使产品在进入成熟期后马上推出新产品,开始新一轮的产品生命周期,则有望持续其垄断地位,赚取超额利润。 换而言之,高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特点对模仿国是不利的。 中国电器走向世界,美国自行车“远足”中国 1999年10月初的《参考消息》上连续转载了两篇报道,一条译自9月21日的美国《洛杉矶时报》,题目是“中国电器走向世界”,另一篇是美国《芝加哥论坛报》9月28日的文章,“赫菲公司开始自行车’远足’”,报道赫菲(Huppy)公司将自行车生产转移到中国。 中国电器从进口到出口,美国自行车从早期生产出口到完全放弃生产,都反映了产品技术周期和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首先我们来看美国的自行车生产。自詹姆斯斯达利(James Starley)在1873年发明了自行车后不久,美国人艾伯特保罗(Albert Pope)在1878年就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生产自行车的工厂。一百多年来,美国一直生产并出口自行车,名牌产品包括chwinn等。近年来,随着本国劳动成本的上升,美国逐渐放弃自行车生产。1999年秋,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美国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赫菲公司决定关闭在美国的最后的两家自行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