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黛爱情心理学-解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心理学-解读

本文由小薰小丸子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2008 年 10 月 第 25 卷第 10 期 Oct.2008 Vo1.25 No.10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心理学解读 杨庆鹏 (毕节学院 中文系,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发生在数百年前的宝黛爱情故事可谓绝唱,历来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 度作了分析,而现代心理学 理论为我们找到解读作品的新视点,找到了新的打开人物 内心世界的钥匙,通过对这些心理现象的解读,我 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宝黛爱情是真 实可信,也更清楚地看到了曹雪芹对生活的熟悉与非凡的艺术把握能力。 关键词:宝 玉;黛玉;爱情;心理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7-1687(2008)10-0010-04 作者简介:杨庆鹏(1971-),男,贵州织金人,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 《红楼梦》(原著引文全部来自 1982 年人民文学出 版社 120 回校订注释本) 中宝黛爱情故事真实细腻、曲 折生动、凄婉动人,透过 诸 多 故 事 情 节 ,我 们 看 到 了 与 现代心理学规律相吻合的种种特征, 通过对作品心理 学意义上的分析 , 我们看到了伟大的艺术家对现实生 活深刻的思考和把握, 看到了伟大的艺术作品 洞穿时 空的魅力, 看到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与对人类生命意 识的关注之间的关系尺 度。 一、“前世的缘分”—— —审美判断的原型心理分析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 细节,本来宝黛从未谋面, 林黛玉初进贾府,看见了贾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 道: 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何等眼熟到如 此!” 那宝玉看 见 黛 玉 , 也 笑 道 :“这 个 妹 妹 我 曾 见 过 的。”这段对“似曾相识”场景的描写 给我们留下了极为 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也常有发生。 推想作品 的原意, 多半人会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前世今 生的因果故事,因为故事提前有交代, 那宝玉的前世是 所谓“赤瑕宫 神 瑛 侍 者 ”,黛 玉 的 前 生 却 是 修 成 了 女 体 的“绛珠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 草始得久延岁月。 后来既 受 天 地 精 华 ,复 得 雨 露 滋 养 , 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 人 形 ,仅 修 成 个 女 体 ”,“神 瑛 侍者凡心偶炽, 乘此昌明太平朝世, 意欲下凡 造历幻 缘”,那绛珠仙 子 也 下 世 为 人 ,但 把 我 一 生 所 有 的 眼 泪 还 他,原来两人前世就结了缘。 曹 雪 芹 安 排 了 一 个 虚 幻 的 “仙 界 ”,主 要 有 两 个 意 义:一个是线索,一个是宿命论。“仙 界 ”人 物 的 出 现 主 宰着故事的发展、主宰着 人 物 的 命 运 。其 实 ,作 家 并 没 有打算来解释这 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作为有着极其清 晰的头脑的现实主义作家, 曹雪芹当然知道神 仙世界 · 10 · 是虚妄的; 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而又常见的场景, 作家当然知道如此虚妄 的注解是解释不了的。 另外自 唐代传奇以来的叙事作品中, 试图通过两世因果来把 握、诠释命运、情缘和人类复杂的情感、心理世界的作品 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是 一个“母题”,甚至在很多老百 姓那里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认可,正如常言所说“千 年 修得共枕席”,那夫妻是前面多世多劫修来的。这些作品 所表现的生活现象往往 是真实的,而所蕴涵的思想前提 却是有缺陷的,或许很诗意,或许很感人,但那毕竟 不是 科学。 我们看来,宝黛初遇的情景是一个有着原型心理学 特征的一见钟情的范 例。 我们这里有必要先谈谈原型这个概念。 作为 20 世 纪前半期心理分析大师荣格 (Carl Gustav Jung )心理 分 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简单地 说, 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 员心理上的沉淀物,一种 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不依赖 个体经验而存在,不靠后天获得,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 传世世代代的心理经验并长期积累。原型有多种,而阿 尼玛(anima )与阿尼姆斯 page 1 (animus )是荣格提出的两种重 要原型,阿尼玛原型为男性心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