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昌盛的文化》课件.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昌盛的文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佛教东来 佛教起源于什么地区?又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古印度 西汉末年) 看佛教东来路线图 白马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佛教的教义有哪些?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道 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道教。 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道教尊崇道家学派老子为教主。 基本教义: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史记》的: 1、体裁 2、内容 3、文字特色 4、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 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史记》 体裁: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文字特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你从司马迁身上学到什么品质? 司马迁有远大理想;有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注重实地调查,不以成败论英雄,有顽强的毅力。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余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驽,有所穿越者辄身亡。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溉,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树草木以象山。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陶马昂首竖耳,双目圆睁, 大有嘶鸣腾越之势 1 秦始皇为什么把如此巨大的军阵埋在地下? (保卫陵墓,展现秦的强大,炫耀武力,在阴间东征西战。) 2 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精神风貌? 本 课 总 结  说秦汉,道秦汉,  秦汉文化不简单;  西汉佛教传进来,  东汉道教兴起来 〈史记〉首创纪传体,  秦俑创造世界大奇迹。 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掌握第一手的史学资料。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事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书。 编写《史记》期间,因触怒汉武帝被处以酷刑,但忍辱负重,以极大毅力完成《史记》。 ? 一 号 坑 步兵俑 军吏彩绘俑 跪射俑 军立佣 铠甲佣 将军佣 ,一般身穿長襦,外披鎧甲,頭戴長冠,持兵而立,表現出一種身經百戰、視死如歸的威武陽剛之氣。 軍吏俑 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至今,还令人叹为观止。1987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 * 11-9班欢迎您 教你识别 道教——本土宗教 佛教——外来宗教 佛教对我国的影响 1 佛教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 佛教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与遣词方法 3佛教供给我们丰富的艺术和历史的资料。 四川峨眉山 山西五台山 安徽九华山 佛教四大圣地 浙江普陀山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 普陀山 观音造像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峨 眉 金 顶 文殊菩萨 五台山 九华山 地藏菩萨 佛教艺术:三大石窟 1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 甘肃敦煌莫高窟 2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龙 门 石 窟 龙 门 石 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少林寺佛塔 青城山——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三 教 共 栖 图 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成语天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仙风道骨 道貌岸然 得道成仙 把下列人物、地名,按佛、道两教影响归纳: 1玉皇大帝 2如来佛 3少林寺、 4武当山 5敦煌莫高窟 6太上老君 7灶神 8五百罗汉 9南国桃园观音庙 10南海西岸庆云洞 2、3、5、8、9项为佛教,其余为道教 教别 发源地 时间 信仰对象 宗教场所 教 义 佛教 印度 西汉 末年 佛 寺院 转世投胎, 忍受苦难 虔诚信佛, 来世幸福 道 教 中国 东汉 时期 神仙 道观 修身养性, 炼制丹药 长生不老, 得道成仙 佛教与道教 重来世 重现世 特 点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 “史家之绝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