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沪教版艺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画卷》3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历 史 的 画 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音乐及其它艺术作品是产生于社会的,艺术能生动地反映历史的面貌,带有历史的印痕,并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从而对艺术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
2、通过听赏《芬兰颂》等反映重大历史变革的作品,使学生领略音乐及艺术作品的恢宏气势,体会其庄重、激越的情绪特征,知道主题的发展手法及表现的内容。
3、通过演唱歌曲《七子之歌》,增强爱国热情,并能用清晰,柔和及高亢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对比,表达情绪。
4、通过创造与拓展活动,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优秀的艺术作品,了解一些反映历史面貌的作品,体会艺术作品的历史性特征,学会简单的舞蹈造型。
5、 初步了解交响乐、交响诗、组歌、及西贝柳斯生平。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音乐长廊:
(一)欣赏:《芬兰颂》
1、内容介绍:
芬兰颂由西贝柳斯作曲。十九世纪末,帝俄企图使芬兰俄罗斯化:特别是1899年发出的帝国文告,使芬兰的自主名存实亡,因而大大的激怒了芬兰人民。当时因芬兰报刊被迫陆续停刊,爱国人士则通过为报纸筹募基金来表示维护民族独立。1899年11月4日在赫尔辛基瑞典大戏院举行的募款游艺会中,主要节目是图画剧《芬兰的觉醒》,由作者配乐,剧中的终曲就成为后来的音诗《芬兰颂》,于1900年7月2日在巴黎博览会上以《祖国》的曲名演出。而在国内,最初则称为《苏奥米》(纯粹芬兰语种名称),但因帝俄禁止任何能激发爱国思想的作品演出,所以1904年芬兰爆发大规模罢工运动,作者在沿海各省城指挥此曲。演出时,仍不得不改为《即兴曲》。1905年,莱比锡的勃拉伊特肯普夫、翁特、海尔特尔出版社会以《祖国》的名义将这部作品正式出版。1917年芬兰独立,此曲被称为《国民颂歌》,才得以传遍祖国各地。乐曲结构以变奏曲写法为基础。开头是引子,半音进行的动机在铜管乐器和大鼓的背景上发展,仿佛祖国在危难中,人心动荡不安。后面木管乐器出现安静抒情,但以略显悲伤的对咏式主题,酷似芬兰民间旋律,它象征芬兰人民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但渐渐的觉醒起来。到中庸的快板处,铜管乐器急促的节奏及半音的音调逐渐发展,仿佛人民爱国的浪潮汹涌澎湃。到了快板部分,低音乐器的固定音型,则写祖国的召唤,而对圣咏主题的变体,仿佛是描写芬兰人民在祖国的危难中步调一致,投入斗争的行列。到轻而柔和的地方,木管和第一小提琴奏出完整的圣咏主题,这是芬兰人民对祖国的祈祷和赞美。后面对圣咏的主题和祖国召唤的音调为基础,不断变奏发展,使我们感到被压迫人怕力量是不可抗拒的。著名指挥家奥曼蒂曾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在演出时加入合唱,使乐曲进入高潮时格外辉煌。(摘自《音乐欣赏手册》)
乐曲由若干性格突出的主题动机及其展开构成。一开始铜管合奏在行板速度上有力地显示的动机,粗犷、强烈、沉重,被称为“苦难的动机”,表现了受压迫的人民及其蕴藏的反抗力量。这一动机显示时,定音鼓不断地用颤音增强悲剧性的气氛。接着出现的木管、弦乐相互呼应的对答旋律,(1= bA 4/4 2 - - - 1 —7- 1-1- 2-7- 1- - -
1- - 0 7- - - 1-2- 1-6- 7-5- 6-4- 5- - - 4 -2- 3·
沉郁而迟缓,表现了芬兰人民的压抑情绪和威武不屈的毅力,具有较强的戏剧性。
乐曲转入中庸的快板速度时,铜管奏出的号召动机紧张而兴奋。(1= bA 4/4
0 03 3333 33 03 )这一动机的嘹亮 声响与苦难动机交织在一起展开一段之后从低声部响起的另一个号召斗争的动机,坚定而有力(1= bA 4/4 6 7 1 6 3 6 7 1 6 3 6 7 1 6 3 )
紧接着木管显示充满必胜信念的斗争动机( 1= bA 4/4 0 5 6·1 3 0 2 3 4 3 2 3 1 2 3 )
这一动机辉煌华丽,德国音乐评论家滕岑贝格称之为“庆典动机”,具有凯旋进行曲的特点和色彩。它和号召斗争的动机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斗争场面。
这段音乐反复一遍后,乐曲出现颂歌主题(1= bA 4/4 3 2 3 4 - - 3 2 3 1
0 2 2 3 - - 3 3 2 3 4 - - 3 2 3 1 0 2 3 - - - 3 5 5 5
6 - - 3 3 5 5 2 2 4 - - 4 4 3 2 3 - - 1 1 2 - 0 3
3 - - - 3 5 5 5 1 2 - 0 1 1 - - - )这支如歌的旋律后来曾由诗人维科·歌斯肯尼埃米(1885-不详)填上歌词,成为合唱曲《芬兰颂歌》而流传全国。
这一颂歌重复两遍之后,两个号召动机和“庆典动机”重新再现,使乐曲的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校本导学教案.doc
- 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解决计算机安全问题》2课时校本导学教案.doc
- 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选购计算机》2课时校本导学教案.doc
- 岭南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奇妙的水墨世界:水墨探索》说课稿.doc
- 岭南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感受古希腊雕塑中的人体美》教学设计.doc
- 少儿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少年抒怀》教案附教学反思.doc
- 岭南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古典艺术》2课时教学设计.doc
- 岭南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doc
- 岭南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光与影的交响曲》4课时教学设计.doc
- 岭南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版痕印迹的艺术》4课时教学设计.doc
- 监督单词图像表示中级功能gordo supervised level features cvpr paper.pdf
- 新型chemstation工作流程agilent technologies g2170-get started with workflow.pdf
- 教程星期二下午design technology paper 2.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版管类多媒体教学系统che2.pptx
- 综合有效apr女孩们.pdf
- 传统偏置流声大型涡流模拟本轮soufiane gt2017-63693.pdf
- 学习微博主题标签建议翻译模型ijcai13-307JCAI13.pdf
- 内容说明本文了109.pdf
- 讲稿星期一下午design technology paper 2.pdf
- 与课件信号系统.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