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献学 文献的鉴别与收藏 第十五讲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献的鉴别与收藏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我国各个时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3 领会文献的鉴别与收藏的现实意义 文献的鉴别与收藏 新课内容 一、鉴定 孙从添(庆增)《藏书纪要》:藏书而不知鉴别,犹瞽之辨色,聋之听音,虽其心未尝不好,而才不足以济之,徒为识者所笑。 祁承?《澹生堂藏书约》说: 夫藏书之要在识鉴,而识鉴所用者在审轻重,辨真伪,覆名实,权缓急,而别品类,如此而已。 叶德辉《藏书十约》: 最要者无论经、史、子、集,但系仿宋元旧刻,必为古雅之书;或其书有国朝考据诸家序跋题词,其书亦必精善;明刻仿宋元者为上,重刻宋元者次之;有评阅者陋,有圈点者陋。棗抄本有元抄、明抄之分,有蓝格、绿格、朱丝格之别,且有已校未校之高低。棗证以书中避讳,始于某帝,终于何时,尤易辨别。有经名人手抄手校者,贵重尤过于宋元。 二、购求 郑樵论求书之道有八: 即类以求 旁类以求 因地以求 因家以求 求之公 求之私 因人以求 因代以求 孙从添《上善堂藏书纪要》购书六难: 知有是书而无力购求,一难也; 力足以求之矣,而所好不在是,二难也; 知好之而求之矣,而必欲较其值之多寡大小焉,遂至坐失于一时,不能复购于异日,三难也; 不能搜之于书佣,不能求之于旧家,四难也; 但知近求,不知远购,五难也; 不知鉴识真伪、检点卷数、辨论字纸,贸贸购求,每多缺轶,终无善本,六难也。 三、收藏 徐雁、王燕均《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皇家、私家、寺观、书院等的典藏图书的收藏,其概念不仅仅指藏书,而且还包括与之有关的购置、鉴别、校勘、装治、典藏、钞补、传录、刊布、题跋、用印、保护等一系列活动。 四、装补 装订三阶段: 汉代造纸发明前的竹帛并行时期,盛行简牍制度; 汉至唐代为纸写本时期,盛行卷轴制度; 唐代发明印刷术以后为印本书时期,盛行册页制度。 1、最早装订形式-简策装 简策是我国最早的装订形式,商周时通行。造纸术发明之前,书大多写在一根根长条形竹片或木片上,称为竹简或木简。为便于阅读和收藏,用绳将简按顺序编连起来,后人称这种装帧形式为简策装。 到了晋代,随着纸的应用和纸本书的出现,简策书籍逐渐为纸本书所代替。 简策装的起源 简策装的方法是用麻绳、丝绳或皮绳在简的上下端无字处编连,类似竹帘子的编法。编完一篇内容为一件,称为策,也称简策。 摬邤即摬釘。用丝绳编的叫撍勘鄶,用皮绳编的叫撐け鄶(孔子韦编三绝)。编简成策之后,从尾简朝前卷起,装入布套,阅读时展开即卷首。 简策装的形制 2,应用最久的装订形式棗卷轴装 卷轴装的起源 卷轴装是由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演变而成的,卷轴装始于帛书,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是应用最久的装订形式。 在长卷的末端粘连一根轴(一般为木轴),将书卷卷在 轴上。缣帛的书,文章是直接写在缣帛之上的,纸写本书,则是将一张张写有文字的纸,依次粘连在长卷之上。卷轴装的卷首一般都粘接一张叫作擇褦的纸或丝织品。裱的质地坚韧,不写字,起保护作用。 裱头再系以丝带,用以捆缚书卷。丝带末端穿一签,捆缚后固定丝带。阅读时,将长卷打开,随着阅读进度逐渐舒展,阅毕,将书卷随轴卷起,用卷首丝带捆缚,置于插架之上。 精致的卷轴装主要表现在轴、签、丝带上,如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等。 卷轴装的形制 卷轴 积累许多单页装订成为一册,直接导致古书装订制度变化 。 册页制 3、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形式之一-旋风装 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变而来。旋风装是我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现存故宫博物馆的唐朝吴彩鸾手写的《唐韵》,用的就是这种装订形式。 旋风装的起源 旋风装形同卷轴,由一长纸做底,首页全幅裱贴在底上,从第二页右侧无字处用一纸条粘连在底上,其余书页逐页向左粘在上一页的底下。 书页鳞次相积,阅读时从右向左逐页翻阅,收藏时从卷首向卷尾卷起。 这种装订形式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装无异,但内部的书页宛如自然界的旋风,故名旋风装;展开时,书页又如鳞状有序排列,故又称龙鳞装。 旋风装的形制 4、卷轴装向册页装的过渡牋牋牋牋?形式之二──经折装 经折装是首先用于佛经的一种装订形式,始于唐代末年。 经折装的起源 经折装的形制 佛家弟子诵经时为便于翻阅,将长卷经文左右连续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也有人认为是受印度贝叶经装订形式的影响而产生的。 一些拓本碑帖、纸本奏疏亦采用这种形式,称为折子或奏折。 这种装订形式已完全脱离卷轴。从外观上看,它近似于后来的册页书籍,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中间形式。 5、早期册页形式─蝴蝶装 摵皵简称摰皵,是早期的册页装。它出现在经折装之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