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案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真自治县2012年初中语文学科联盟教研活动】 时 间 : 2012年11月23日 执 教 人 : 朱柳君(道真玉溪中学) 执教课题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 指导朗读,达到有感情地诵读。 赏析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学习作者逆境中那豁达、乐观的情怀,得到有益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朗读教学。 作者乐观、旷达情怀的体悟。 教学难点:作者在词中隐约透露出来的现实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的品析。 教学方法:朗读法 作标注 听录音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在座有与父母或哥哥姐姐长期分别的同学举举手。 问举手同学:和谁分别了多长时间了?你心情怎样?别离最长的达多久?什么时候最想他们?问这位同学:此时此刻,老师让你给远方的亲人说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师:同学们,聚散离合本是人生难免,北宋大文豪苏轼也常经历骨肉分离之痛,今天,我们将有幸与他作一次倾心的交谈,相信同学们定能受益匪浅。 《板书》:《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点词牌 朗诵训练 师:清代词评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么高的赞誉 ,同学们想不想一睹为快呢? 1、自由读,把握准字音 ﹤请学生上黑板把自己把握不准的字或得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字音写在黑板上﹥ 教师强调 :宫阙 què 琼楼 qióng 绮户 qǐ 转zhuǎn 婵娟 chán 不胜寒shèng(旧读shēng) (学生齐读生词) ①点拨:节奏可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在认为需作短暂的地方作个小标记,谨记:千万不能划破意义诗词句,通常是两个字一个节拍,单独一字根据意义独立成为一个节拍。韵脚延长 要求: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标记 ②学生质 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③小序上下阙各请一同学朗读,要读好节奏 ④同学们的节奏语调语速是否恰当呢,老师特别邀请到了一位大师康桥,他将给同学们作一个很好的示范,大家别忘了动笔作上节奏的标记。下面请欣赏名家康桥的朗诵。 ⑤全班齐读 三 、品味体会作者情感 1、解读小序 说说你能从小序中获得那些信息?(学生发言)[明确: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 2、了解写作背景 师:我们要想很好理解这首词丰富的内涵,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情感,就必须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也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介绍作者经历及时代背景,教师做必要补充) ①生平 ②仕途 ③兄弟情(大苏—小苏) 政治失意:与王安石(新任宰相)正官不合,深受排挤,不容朝廷,贬至杭州通判,三年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潮州等地,任职太守,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持续大概十年,遇生平第一祸事,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苏轼被以“文字诽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年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职位卑微并无实权。后又被贬到河南汝州、常州、安徽颍州、广东惠州。1097年又被再贬至海南瞻州,据说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了解了苏轼那就一起进入上阙的赏析 3、赏析上阙 ①男生齐读 师:说说词开篇链接哪两个发问? 生:一问,天上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二问,不知月亮上今夕是何年? 师:词人把酒问月,似乎对天宫新生什么之情? 板书:向往 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中哪两个字表明了作者心里?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生:“欲”和“恐”,矛盾 师:“我欲乘风归去”作者想回到哪里去?(学生回答)果真是想飞天探月吗?(请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宫阙”“琼楼玉宇”“高处”有无深层含义。“不胜寒”怎么理解这个“寒”。(同学交流讨论) (明确“宫阙”“琼楼玉宇”“高处”实指朝廷。“不胜寒”隐含作者禁受不住朝廷党派相争、勾心斗角、互相排挤的打击。) 师:“何似在人间”的“何似”的注释是什么?这是哪两者相比?自我解脱,旷达的心态让词人摆脱了“超凡入圣”的境地,喜欢上了人间生活。 (明确:作者最终想通了,做个地方官也不错,同样可以为国出力、为民造福。)想开了心中的愁苦也化解了。 板书:热爱 下阕:女生齐读 师: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上篇书写的政治失意带给他的苦闷难遣,这就是小序中“兼”所涉及的另一方面的内容。下阕就应是“怀子由”的这一内容。 师:自读感悟,说说哪句表达最精妙,妙在哪里? 师:作者在下片中的情感有何变化呢?学生发言 (明确:惆怅宽慰) 小结:政治失意、兄弟别意,东坡居士曾今孤寂过愁苦过徘徊过,但最终选择的却是那份令人感动的旷达与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