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汀类药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祝烨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全身疾病表现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ge (年龄) Male sex (性别-男性) Dyslipidemia (血脂异常) Non-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besity (肥胖) Physical inactivity (不爱运动) Psychological factors (心理-精神因素) Heredity (遗传) 临床试验中 LDL-C 水平与冠心病事件的关系 LDL进入内皮下 粥样斑块的形成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发事件 首要目标:LDL-C达标 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他 汀 类 内源性胆固醇合成步骤 他 汀 类 他汀应用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降脂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他汀降脂外作用减少心脏事件的循证医学证据 炎症促进斑块的形成和进展 《NATURE》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干预点: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 氟伐他汀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 氟伐他汀抑制急性炎症反应阻止斑块的破裂 氟伐他汀逆转斑块 2000年“拜斯亭”事件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肝毒性 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大约为1%,与剂量有关,应该停止用药,通常在2-3个月内恢复至原来水平 肌毒性 表现为肌痛或肌无力,并伴有CK升高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也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肌病发生率0.1%,与剂量有关。如肌病未及时发现,仍旧继续用药,可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时停药,可以逆转 其他 2-3%患者有消化道功能紊乱、失眠和皮疹 下列情况会导致他汀类药物肌肉不良反应(例如肌病和横纹肌溶解)发生的危险增高: 他汀治疗剂量的增加 药物间相互作用 增加了他汀全身性暴露 易患因素 例如肾功能不全、年龄 ( 70 岁)、肌肉疾病病史或家族史等 氟伐他汀独特的代谢途径确保极少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 总结 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在关注调脂效果的同时,还需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只有这样,他汀类药物才会真正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武器。 与其他通过CYP3A4 代谢的他汀类药物相比,氟伐他汀与临床常用药物联合应用时很少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 Ballantyne C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3;163:553–564 Corsini A.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3;17:257–277 与CYP 450 3A4 相互作用的常用药物 心血管药物 (华法令,钙离子拮抗剂, 氯吡格雷,贝特类,地高辛,烟酸) 抗菌药 (克拉霉素、红霉素)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 来适可? 不良反应 药物积聚 氟伐他汀的途径 较危险的途径 CYP 450 3A4 CYP 450 2C9 他汀类药物相关危险性分析 西立伐他汀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氟伐他汀 肌病发生率 55.07 2.86 1.65 0.75 0.51 (每1/100,000例) 肌病死亡率 2.85 0.37 0.46 0.11 0.05 (每1/100,000例) 来源:Banc of America Securities Limited 谢谢! *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 内脏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血管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 主动脉瘤 血管性痴呆 夹层动脉瘤 顽固性高血压 肠系膜动脉血栓 间歇性跛行 坏疽 急性脑血管病 主要累及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弹力型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 粥样硬化的最常见类型, 是造成我国成年人死亡的 头号杀手! 顾东风, Jiang He, 吴锡桂, 等. 中国成人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危险因素.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 14(3):149-154. Hypertension (高血压) Diabetes (糖尿病) Smoking (吸烟) 25 20 15 10 5 0 伴冠心病事件比例 % LDL-C, mmol/L (mg/dL) 2.3 (90)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