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寡人之于国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9)男女授受不亲。
;千秋亚圣;孟子;; 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
《孟子》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 ,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 。 ;背景简介;
(1)弃甲曳( )兵
(2)饿莩 ( )
(3) 鸡豚( )狗彘( )之畜( )
(4) 数( )罟( )不入洿( )池
(5) 谨庠( )序之教
(6) 申之以孝悌( )之义;通假字; 名词活用作动词;(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兵;胜;发;以;之;寡人之于国
移其民于河东
望民之多于邻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一、判断句;二、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出现的一般规律:
否定句中,“未之有也”
疑问句中,“何厌之有”
“唯……是……”,“唯利是图”
无特殊句式(根据翻译)
;三、介宾短语后置;成 语;1段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2-4段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5-7段 阐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施仁政;; 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
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思考:孟子在最后???段旨在说明什么?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 孟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此外,孟子还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辩护,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孟子》的雄辩艺术;小结:
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再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