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阿尔巴尼亚武装动乱日子里
在阿尔巴尼亚武装动乱日子里
如果说,东欧其他国家的演变基本是“天鹅绒式”的,那么,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的阿尔巴尼亚的演变则是“疾风暴雨式”的,或者说是“粗野式的”,其剧烈和迅猛使其后果的严重程度都远远超过其他各国。
从20世纪60年代起,作为新华社记者,我来往于北京和地拉那之间,在地拉那常驻多年,我亲身经历了这一“粗野式的”过程。
导火索――假集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规模的假集资活动正是阿尔巴尼亚1997年武装动乱发生的导火索。
假集资始于1992年阿民主党执政之初。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发起了一场私有化运动,国家财政状况极为紧张,无力向经营者提供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司和个人以贸易实业公司或慈善基金会的名义注册,大搞假集资活动。这些机构支付给储民的高额利息并非来自投资所得利润,而是用后来储户的存款垫付前者的利息。
到1996年下半年,假集资活动达到了疯狂程度。这些机构为争夺储户竞相提高存款利率,有的利息竟高达70%~100%。那些日子里,我们目睹高利息集资机构的门前从半夜起就排起长龙阵,有的人等着取利息,更多的人是经不起诱惑而加入储蓄大军,纷纷将一生的积蓄,甚至不惜变卖房屋、土地所得,全部送到这些骗子手中。
据统计,阿全国当时共有12个大的假集资机构,在全国普设储蓄点,储户多达100多万,占阿全国人口的1/3,总存款额近20亿美元,甚至超过阿国家进出口总额,近乎阿国民收入的1/3。
疯狂的假集资使阿全国金融市场出现混乱乃至无政府状态,国家的宏观经济和投资计划受到严重破坏。但阿当局仍漠然处之,总统贝里沙甚至公开为假集资活动辩护。
然而,眼看群众手中已经没有多少钱储蓄了,一些骗子便携巨款潜逃,或宣布“破产”,这引起储民极度不安,有人甚至暴病不起或绝望自杀。他们呼吁政府干预,政府却不予理会。
1997年1月中旬,民主党利用集资机构的资金大搞竞选、拉选票的丑闻败露。阿全国广大储民在极度绝望与愤怒的情况下,从1997年初开始,相继在全国各大城市掀起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活动。群众纷??走上街头,高呼“我们要自己的钱”“打倒强盗政府”“打倒贝里沙”等口号,并伴有打、砸、抢行为。
此时,一直受到民主党打压的社会党及其他反对党相互联合,并借助于广大民众就假集资事件掀起的反政府浪潮,提出“经济问题,政治解决”。一次由假集资引发的规模浩大的武装动乱和政治动荡开始了。
南方起事
这次动乱首先发端于阿尔巴尼亚南方,作为阿第二大海港和第一海军基地的发罗拉是此次动乱的主要据点。
自1997年2月初起,发罗拉的市民开始连续举行抗议活动,2月底,发罗拉市民在被军队包围的情况下,竟然抢劫了该市郊区的军火库,成立了武装组织,走上了武装暴动之路。随后,南部沿海地区部分城市的市民也纷纷抢劫军火库,掀起武装暴动。
为镇压南方叛乱,总统贝里沙秘密制定了“南部作战计划”,议会紧急通过了“全国戒严法令”,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紧急状态。
戒严令的宣布和3月3日贝里沙强行蝉联总统的行为,进一步激怒了全国的老百姓。南方武装力量在坚决要求贝里沙下台的呼声中,迅速向北推进,一个又一个军火库被抢。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反政府武装力量控制的地区便扩大到距离首都地拉那仅60公里的策里克市。
被派到南方镇压反政府武装力量的军警部队,大多表示不愿向“自己的兄弟”开枪,有的部队把武器,甚至把坦克、装甲车、巡逻艇拱手送给武装民众,有的飞行员驾着米格战斗机逃往意大利,许多军人或投降“起义军”,或自愿“解甲归田”。
在此期间,一些公检法机构遭到袭击,并陷入瘫痪;监狱被劫,大批刑事犯出逃;全国各地拿起武器的抗议者各自为政,无人过问,喜欢玩枪的到军火库拿上几支背在肩上,满街乱逛;甚至南部费里区的一些有放射性的军事装备也流失民间;大量建筑物被烧、被毁;银行抢劫案和拦路抢劫事件频频发生……政府失去了对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整个阿尔巴尼亚陷入了无政府状态。3月初起,外国商人纷纷离开阿尔巴尼亚,一些外国驻阿大使馆也将外交官家眷和无紧急公务的一般工作人员送回国内。
在国内外的压力下,特别是反政府武装力量的逼迫下,贝里沙总统终于不得不同意与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3月9日,贝里沙与10个主要政党负责人举行圆桌会议,制定“民族和解纲领”,同意提前举行议会大选。
地拉那三日
原以为局势会很快出现转机,但事与愿违,首都地拉那的局势却出人意料地急转直下。
3月12日――全市枪声彻夜不停。
地拉那西南郊的一座军火库及西北郊的一座兵营遭到抢劫,大量枪支弹药失散于民间。
中国驻阿大使馆立即发布命令:所有馆员,包括新华社记者,除非不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