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课件1 读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看完了所有浮雕,我们又围着碑座,走了一圈又一圈,细细地瞻仰这些浮雕,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1937年9月,三五九旅开赴华北前线对日军作战。图为部队集结时的情景。 三五九旅抗日战争时期作战行动路线略图 1943年9月中旬,毛泽东到南泥湾视察三五九旅。 挑水种菜 深入动员,誓将荒原变良田 三五九旅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 1944年11月1日,毛泽东、朱德由王震陪同,在延安飞机场检阅三五九旅南下支队。 1945年5月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结 束 空白页为外链的课文朗读和生字的swf文件 需要本册完整课件请联系QQ:378389831 或直接访问 1 读碑 ●导入 ●识字 ●课文 ●练习 同学们见过碑吗?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 碑,是刻着文字或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导入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其时,瞻仰者络绎(yì)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像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也一一细心地看。题词和碑文沁(qìn)入我心,浮雕更让我浮想联翩(piān)。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伸出豆芽般的小手,抚摸石栏杆上突出的圆柱,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 识字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见纪念碑。不过,有时是细看,有时只是扫那么一眼。然而,终因看的次数数也数不清了,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不敢说可以倒背如流,起码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一个泉,叫做九龙泉,泉畔浓阴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三五九旅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shí),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周围一片静寂,只看见几个默默耕(ɡēnɡ)作的农民。   它的正面,像个储(chǔ)得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找见。他说,假若让他到一个团的营房挨着门找人,也该找到了。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后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mínɡ)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森林般辽阔的烈士的名字吗?要是把那些名字也都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然而,为了缔(dì)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却是不易读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得懂。读碑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   望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怀着悲壮感和使命感,我常这样问自己。 作者读碑经历了几个阶段?你从哪个句子中可以清晰地感知这一点? 从“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可以知道“我”读碑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5自然段):“我”先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感受到它的庄严、雄伟和壮观。 第二阶段(第6~11自然段):“我”到南泥湾,解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感受到了牺牲的人数之多。 第三阶段(第12~16自然段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