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招聘语文备考:词曲鉴赏精选习题一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docVIP

2015教师招聘语文备考:词曲鉴赏精选习题一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教师招聘语文备考:词曲鉴赏精选习题一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5教师招聘语文备考:词曲鉴赏精选习题一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选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全诗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此词约作于1097年,其时秦观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幸自:本自,本来是。   (1)填空:秦观是北宋时____________________派著名词人,这一词派的代表词人有______(请写出一位)等。   答案:(1)婉约柳永李清照   (2)秦观好友苏轼认为末二句“郴江”之间最为精彩,而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更赞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甚至认为苏轼的看法“仅得皮相”。那你更认同谁的评价?请从诗句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分别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苏东坡和王国维二人看问题角度不同,各有所爱,但都不失为各有一得。答案并不绝对化,示例如下:第一种:更认同苏轼的看法。这两句似是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流向潇湘而去呢?其实是借此问含蓄表达了词人的感情:意即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词人还得羁旅此地,得不到自由、孤苦零丁。意即词人自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意即词人感悟到:生活并非固定,不可模拟题,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也是不由自己地奔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不知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远方!这两句既采用拟人手法,显得山水有情,同情着词人的凄苦命运;同时也采用了象征写法,景物注入了问人被贬谪异乡的孤苦凄情、深长怨恨,显得意味深远。第二种:更认同王国维的看法。这两句是正面实写词人羁旅客馆的生活:怎能忍受孤寂的旅馆,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而杜鹃阵阵悲鸣中,惨淡夕阳正徐徐落下。杜鹃“不如归去”的叫声、“斜阳”,都能引起游子归思、乡愁。营造了一种沦落天涯、身世凄凉之感。本词句以用典手法,显得含蓄委婉,内涵丰富,引人联想。春寒,即心境寒。独处客馆,一个“闭”字,锁住了馆门,也锁住了词人的心。杜鹃声勾起乡愁。斜阳渐沉,表现出词人担心夜晚来临更寂寞难耐的心情。所有景物触动诗人一腔身世凄凉之感。本词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色调灰暗、令人生悲伤心的景物,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显得委婉含蓄。      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答案:(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2)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空间转换,时远时近:作者的眼睛和画笔起始于嘹望大江远山,然后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回收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景,便一览无余了。   B.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