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诗歌鉴赏专业术语.doc
古典诗歌鉴赏需用专业术语
——常见表达技巧
一、常见抒情手法介绍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典例:2007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问】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颈联中“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典例:2014年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解析】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都是表现手法,阅读时注意比较。
【典例:2013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xíng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问】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答】借楼上笛芦,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委婉地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典例:2011年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典例:2007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4.借古抒情
这是咏史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典例:2011年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二、常见描写手法介绍
1.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