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的价值判断论文.doc
古代文学的价值判断论文
篇一:古代文学的论文
从咏月诗之月意象
看李杜风格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谭富瑶
班级:2012级10班
学号:2012101492
目录
一、“意象”的由来 ........................................................................ 3
二、相似的情怀 .............................................................................. 5
三、不同色彩与情调 ...................................................................... 7
四、语言风格比较 ........................................................................ 10
五、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综合分析并总结 .................................. 11
主要引用及参考书目 ...................................................................... 12
内容摘要:“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写下了数以百计的咏月诗章。月意象也被看做是李白、杜甫性情的物化。本文先阐释意象的形成起源,然后从李杜咏月诗中月意象入手,通过这一意象,剖析情感意涵,进而论述李杜风格异同。
关键词 咏月诗 意象 月亮 李白 杜甫 风格 异同
自古以来月亮成为了人们吟咏的对象,或触景生情,感发志意;或移情于景,借景抒怀,不一而足。①《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以月喻美人之容颜仪采,首开诗中月亮意象之先河。汉乐府及汉末文人五言诗中多有咏月之作,如②《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③曹植《七哀》之“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则是抒写闺妇思人之情境。④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因出色地描绘了月下春江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而成为咏月诗的千古绝唱。盛唐诗坛上的两大巨擘李白与杜甫,对月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两位诗人以月亮为载体,写下咏月诗,随之月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涵。李白与杜甫对咏月诗的贡献,不仅在于继承并发扬了前人的传统,把月亮写得意象纷呈,色彩缤纷,而且还在于他们以出色的直觉能力,使月亮意象的情感体验趋于深入和精妙,共同把明月意象思维推向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本文分别将李白与杜甫的咏月诗置于一处来分析比较诗人笔下月意象寄托情感的异同。 ①
②
③
④陈国戌:《四书五经》,岳麓书社 1995年版,第339页。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版,第404页。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版,第260页。 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繁体字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第32页
一、“意象”的由来
“意象”一词,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的《神韵》:
??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以定墨;独照之将,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⑤
刘勰在这里使用“意象”一词,显然是为了突出“意”中之“象”,这意象的形成本身就是心物契合的结果,这就说明在创作构思过程中产生的意象,是“心境想得,见相交融”的心理成果。⑥在刘勰的《物色》篇中说意象的形成是诗人在动情感物的状态中,启动了丰富的联想、想象心灵能随物像一起变化,物像也能与心灵共同起伏,正是在这种交互不息的心理活动中,各种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就勃然而生。刘勰首次拈出“意象”这一概念及其对于美学内涵的具体表述,是符合艺术构思的基本规律的。这就难免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意象是客观物像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统一,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是主观与客观物像相融合的产物。而月就很好的充当了诗人的一 种情感产物。
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如⑤
⑥王运熙 黄霖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06页15行。 王运熙 黄霖 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07页7行。
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月作为一种自古有之而为人熟悉的自然景物,常能通过视觉冲击引起人们的微妙感觉,上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智能无人船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pptx VIP
- 超星尔雅2018《形象管理》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读写 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x VIP
- 某沿海城市低空产业赋能城市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版v1.0.pdf
-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压裂井返排优化设计研究.doc VIP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2.0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热门选题100个)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