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记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山记忆

天山记忆-地理论文 天山记忆 巴里坤东黑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7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听到这个消息,我想起了几次访古的经历。 最早知道东黑沟大概是在2008 年。听说在东黑沟发现了大型游牧民族遗址,对我们这些对西域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是个惊喜。朋友们谈起东黑沟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 从网上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后知道,西北大学考古系王建新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研究,从河西走廊到伊犁草原,从祁连山麓到天山南北,他几乎踏遍了每个角落,除了零星的遗址和墓葬以外,一直没有重大发现。但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终有所成。 2006 年,王建新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东黑沟的山前缓坡上,敏感地察觉脚下的草坪有些不寻常,抛去草皮,露出有序的石头图形,发现古人类居住区,随后在周围陆续发掘出祭祀台、首脑居住大殿等,由此揭开了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群神秘面纱。 东黑沟访古 我去东黑沟的时候,教授和考古队已经走了。据说,教授又有了一个宏伟的计划,他要把这里建成一个最大的游牧部落历史博物馆。 山坡上留下露出的石碓以及石碓中回填的黑土。风很大,虽然夏天艳阳高照,但半山腰还是很冷,穿着外套也受不了。 尽管如此,我依然在古人的石屋中徘徊许久,心情有点复杂,有少许激动,有少许感慨…… 看过古人的炉灶,跨越石磨盘,穿过起居室,登上祭祀台。放眼望去,巴里坤草原尽收眼底。缓坡两侧,各有一个突出的平台,刚好与遗址成品字形,据说也是遗址的一部分,当时还没有挖掘。 远眺巴里坤湖,她是那么平和安详,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她孕育的辉煌历史。 “巴里坤”是突厥语,意思是“虎湖”。远在蒙古人来此之前,巴里坤湖汉译作蒲类海,古代的湖比现在大得多。 历史上最神秘的两个民族———月氏和匈奴,曾在这里交汇。 月氏原本生活于河西走廊的敦煌、东部文山,建都昭武城,昭武就是现在的张掖。 历史上还有许多有名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巴里坤。公元73 年,班超以假司马的身份率兵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后,把匈奴赶至蒲类海以北的大漠。继班超之后,任尚出任西域都护,屯于伊吾。 遗址到底是月氏人还是匈奴人的?据说,专家们为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从东黑沟遗址先来后,我思考了很多。就遗址而言,也许本身一部分是月氏人的,一部分是匈奴人的,也许同一个石屋,月氏人住过,匈奴人也住过。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也是此理。其实,不论匈奴人、契丹人,还是蒙古族、满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跟汉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小月氏融入了匈奴,南匈奴融入了汉族。 依依不舍地看完遗址,友人又陪我去看岩画。说看岩画不如说找岩画,因为岩画分布在遗址所在的山脚下,山脚下是一个很大的山前冲积扇,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岩画就在这些石头上。选择一个路线,沿古人放牧的足迹一路走去,岩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我始见。 一幅幅岩画就是一个个故事。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葡类海周围水草丰美,各种动物都在草原上悠闲地散布、戏耍。你瞧,山坡上有两只北山羊正在激烈地打斗,旁边的北山羊群好像视而不见,山下鹿群正缓缓走来,突然窜出一只虎扑向羊群,惊起动物飞奔而去…… 又一个暮秋的下午,秋风瑟瑟,在通往南山的谷口出现了两个骑马人的身影,前面一个骑一匹马还牵一匹马,身后紧随一个骑马人,不难看出,这是一只转场的队伍,羊群及大队人马已经进入山谷,他们是收尾的,路途遥远,还得赶路…… 我看过许多岩画,如沁城的岩画、猴娃山的岩画、托克逊的水系图等等,就数量而言,都不能与东黑沟相提并论。 兰州湾子遗址 月氏人是原本就居住在这里,还是在西迁的过程中来到这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月氏人在先,匈奴人在后。而且月氏人在这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兰州湾子遗址就是有力的证据。 兰州湾子我去过多次。历史最悠久的是那个石屋,正是月氏人的居所。石屋的附近还有许多诸如石磨之类的石器。据考证,兰州湾子是月氏的祭祀台。第一次去的时候,看见复原的祭祀台是用石块和木头搭建而成的,规模虽然小,但给人一种神圣感,令人悠然而生敬畏。 第二次去的时候有新变化。新修了一座祭祀台,规模比原来大很多。是用水泥筑成的,涂上颜料,故意画上恐怖的图案,让人感觉滑稽可笑。周围还新修了几座仿古民居,同样的不伦不类。 参观完兰州湾子回来,我对大月氏和小月氏之分有些迷糊,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 月氏人击败乌孙人西迁至伊犁。乌孙难兜靡之子猎骄靡长大,为其父报仇,率部击月氏,夺取伊犁河流域,月氏再次被迫西迁,过大宛,定居于阿姆河北岸。公元前一世纪初,月氏征服了阿姆河以南的大夏。至公元初,建立强大的贵霜帝国。 历史上把西迁的月氏人称为大月氏,把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