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影史考试资料
电影发明时间(1895)19世纪
“视觉滞留” 0.1—0.4秒
爱德华?幕布里奇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
法国人马莱连续拍摄的“摄影枪”
1894年,爱迪生实验室的“电影视镜”问世 是l/48秒的画格
1895卢米埃尔兄弟所发明的“活动电影机” 是l/16秒的画格同时也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路易?卢米埃尔最初拍摄的短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烧草的妇女们》、《出港的船》、《代表们登陆》、《警察游行》一、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二、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三、 政治、文化、新闻实录四、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
在卢米埃尔的“固定视点的单镜头”的表现形式中,《火车进站》是最为典型的一部作品
卢米埃尔让“活动电影”成为一种叙事艺术
乔治?梅里爱“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他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 摄影师的工作室和剧院舞台的结合虚假、封闭的制作空间一、魔术片二、排演的新闻片三、神话故事片四、科幻探险片
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便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缅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③。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卢米埃尔可称之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则可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布赖顿学派”
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把特写镜头运用于电影语言的形式系统,发展了它的叙事因素电影最早“分镜头“
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景别上的奇特变化,蒙太奇手段将两个不同情境中的形象交替出现,与固定的视点的全景镜头形成了根本的对立
埃斯美?柯林斯“移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
希赛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学派的代表作品
同样仅仅是几分钟的短片,但是如果我们将“布赖顿学派”所拍摄的影片,同卢米埃尔影片中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相比;同梅里爱影片中沉洒于幻想的神话故事相比,“布赖顿学派”的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的萌芽,的确是极其可贵的。而在形式上,与卢米埃尔的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户外生活片的纪录相比;与梅里爱乏味的“乐队指挥”的视点、封闭的戏剧舞台空间的纪录相比,“布赖顿学派”在多视点的时空观念上的突破,在采用户外拍摄与情节表现相结合的处理中,特别是通过“追逐片”的样式,所体现出来的美学追求,真正使影片朝着电影化的方面迈进丁关键的一步。
艺术电影运动
1908年,由“艺术影片公司”拍摄的《吉斯公爵的被刺》,就是最成功的范例。公司改变了以往“电影剧本由默默无闻的文人、失业的新闻记者、落后的演员,或者不出名的政治家编写的局面
1903年鲍特《火车大劫案》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鲍特对于如何应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进行叙事,如何发展电影语言形式技巧的表现上,与英国“布赖顿学派”相比,还有所差距
格里菲斯1915《一个国家的诞生》1916年《党同伐异》
鲍特是在不同的场面之间交叉剪辑,而格里菲斯却开始在场面之内进行大量的切换,直接把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加以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与情感的参与”①。在鲍特那里,场面、段落、镜头是一回事,起着推进叙事的作用。而在格里菲斯这里,场面或段落分别由若干个镜头组成,场面或段落不仅是剧情的连接,而且是作为一种视觉观念在起作用,o格里菲斯与鲍特的另一个不同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则是鲍特注重情节的发展,注重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而格里菲斯十分注重动作的情感因素,强调影片情感价值的表现,因此,使影片的叙事显得更为复杂。这是格里菲斯被称之为艺术家,其影片被称之为艺术作品的关键。
格里菲斯的电影的叙事形式明显地受到了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在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中,镜头或段落的确是沿着特定的情节走向,是遵循着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来进行表现的。但是格里菲斯却是以电影分解时空的方式,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而使电影与传统艺术的叙事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特别是影片将四个故事的叙事时空随意自如地加以组接的有胆识的实验,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结构的叙事形式
查尔斯?卓别林 突出了以电影的形式来创造富有人性的人物形象《马戏团》《寻子遇仙记》《城市之光》。卓别林以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作为影片创作的基础,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杰出的电影喜剧观念,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