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整理(三)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梳理(三)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措施:(1)接管各级各类学校,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自主权。
(2)确定教育方针,推动新中国教育
①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借助苏联和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
②制定方针: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德智体都得到发展。将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3)倡导并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即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
(4)少数民族地区,确定教育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首要任务。
(5)加强中小学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
2、成果:①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各级教育初具规模。②培养了大批人才。③奠定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基础。
二、动乱中的教育――受左倾思想影响,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1.状况:(1)停课“闹革命”;(2) 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3) 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招收不经文化考试的“工农兵学员”。
2.结果: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专业人才缺乏;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附:(文科生了解)文革时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
①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高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五 七”指示的主要内容,现摘录其中部分内容:“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③196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全面否定建国17年的教育工作;1967年9月《红旗》发表文章鼓动对建国17年的教育路线地行大批判。
三、新时期教育复兴概况
1.措施:
①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
②提出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
③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化教育改革:
改革基础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9年义务教育;改革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改革高等教育:建立学位制,改革招生扩大自主权,实行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
④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
⑤加大西部教育发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2.成就
(1)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2)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3)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附:“两基” :(文科生了解)
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1988年,国务院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奋斗目标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二、现实主义文学
1、产生的社会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主要特点——强调真实表现现实生活,剖析揭露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批判。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文科生)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
3、主要代表:
国家 代表人物及作品/概况 法国 巴尔扎克作品集《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美国 马克·吐温 丹麦 安徒生 挪威 易卜生《玩偶之家》 4、影响:(文科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2、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的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2)主要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在文学表现方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故事背景也不明确,很难理解其中因果关系,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四、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20世纪苏联文学发展概况:
①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代表: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文科生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