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和谐共生关系实证研究
民族和谐共生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广西龙脊地区实地调查的材料为依据,参考相关文献,主要从各民族之间日常生活中的往来和通婚状况等方面,论述境内民族关系解放前后的变化,描述了当代民族之间和谐共生的现状。龙脊的个案说明,在党的民族平等政策指导下,各民族在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走上了融合共生的道路。
[关键词]民族关系;和谐共生
[作者]狳赣丽,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1-0076-006
从宏观上说,我国的民族关系历史上经历过对抗、封闭及开放三个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在封建社会,甚至在解放前国民党时期,曾受到主流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民族之间关系紧张,互不来往,更不会有通婚的关系。在解放后,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党的民族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更注重增加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实施各民族平等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族关系进一步改善,从坚持政治平等发展到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民族关系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共同利益的密切相连的基础上。总的来说,各地的民族关系普遍经历了从矛盾冲突到和谐共生的过程。
龙脊地区位于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境内。龙胜各族自治县成立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今和平乡所在地“和平圩”,原名“官衙”,1953年改称“和平圩”,取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之意。龙脊传统指“龙脊十三寨”,解放后,成立过龙脊乡、后来龙脊又改为大队建制,再后又改为村建制,一直延续至今。今天,龙脊地区是指旧时龙脊附近多个自然村寨的总称,包括金坑在内。主要为壮族和瑶族聚居区,汉族位于边缘地带,这样就形成了以壮瑶民族关系为主的格局。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中央访问团到广西进行访问,在龙胜县龙脊乡进行了壮族社会调查,对当地做了比较深入的典型研究。随后,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民委组织派人到各民族地区进行调查,龙胜县龙脊乡又被纳入调查范围。这些调查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和比照的宝贵资料。本文依据前人的文献资料和作者的田野资料,以比较的眼光,对当地的民族关系及其变迁做初步地论述。由于民族关系主要体现在民族之间的交往、通婚、以及自我认同和对他方的评价中,民族和谐则表现为节庆活动相互来往、社会活动共同参与、文化共享、进而缔结婚姻关系或社会关系等方面。本文从这些方面着眼,希望通过龙脊的个案揭示整个龙胜县和广西区的民族关系。
一、历史上的冲突和矛盾
龙胜县龙脊地区的各民族之间历史上曾有过一些冲突与对立。与全国许多少数民族类似,在解放前,龙胜的少数民族外出都不穿自己的民族服饰,不说自己的民族语言。在很多场合他们确实受到歧视,有一些侮辱性的称呼和看法,汉族官文民书在族字偏旁写带有侮辱性的“犬”字,如“?、“?”等;老人们也回忆道:“以前语言不通,外面大地方人骂我们山区人为‘山牯佬’、‘瑶牯佬’。”而瑶、壮等民族之间交往时,如遇事不遂,也常出言不雅,互相讥为“瑶腰”、“壮客”。在龙脊,由于壮族人口多,瑶族在壮族的包围圈中觉得低人一等,说:“壮人乖(聪明、乖巧),壮人吃饭叫‘哽嗳’;瑶人傻,瑶人吃饭叫‘囔啊’。”可见他们也缺乏对我族的自信,显示出不同族群间微妙的心理隔阂。
历史上,瑶族与壮族的关系曾一度比较紧张。从龙脊地区的红瑶民族迁徙历史歌或前人的调查可以窥知。流传在黄洛瑶寨的《迁徙歌》唱道:“客(指汉、壮族)人多,瑶人少,难得安生住处,抛土离地,逃土离乡”,该歌主要唱述当地红瑶先人为了寻找富足和安全的家园,历经艰难,不断迁居,经过与周围壮族的靠近、冲突和磨合,最后在黄洛寨扎下根来。在金坑的红瑶也流传类似内容的迁徙歌。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献记载,从其口述资料看,历史上瑶壮民族之间关系比较紧张,曾经经历过不和、争斗,后来才和平相处。
前辈学者张一民等人早年在龙脊地区的调查发现,解放前瑶壮关系不好。据当地群众(包括壮、瑶)说,龙脊村的平安寨大约二百年前是红瑶先民住的,后来壮族从南丹庆远府迁来才把红瑶赶走,所以就把这个村称为“赶瑶寨”。红瑶被赶到距龙脊村三十多华里的大寨村中六屯。从此瑶壮关系很紧张,直到解放前,中六屯四周还砌有一米多高的石墙,并专门派人看守,若有外面生疏的人上去,他们就从上面滚石头下来。但是我在平安寨,白勺调查,没有发现“赶瑶寨”的确切资料,壮族廖姓家族迁来的时候,是买潘姓瑶人的茶山荒地开垦梯田,建设家园的,此事有平安壮族廖姓人家当年的买山契约为证。不过此说反映了壮瑶之间的冲突关系,这点可以肯定。在另一位学者郭立新的新近调查中,也提到驱瑶寨,不过地点不是平安,而换成了今龙脊村侯家寨,他说龙脊壮族的主要族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优秀课件p.pptx VIP
- 有机化学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六年级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23〕300号文件).docx VIP
- GB_T 36548-2018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英语高考真题(原卷版).pdf VIP
- 新高考高中数学 题型全归纳(解析版).pdf VIP
- 2010年初中化学专题二 指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