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南鹏我在从事世界上最好工作
沈南鹏我在从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沈南鹏生于1967年,199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商学院。1999年与梁建章等人合资创办携程旅行网,任携程网总裁兼首席财务官。2003年12月9日,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携程团队再创办如家快捷酒店,并于2006年10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2005年9月,沈南鹏进军VC业,现为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全球最大的VC――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有超过40亿美元总资本,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个通过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曾投资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雅虎和Google、Paypal,红杉投资的公司总市值超过纳斯达克市场总价值的10%。
过去人们提起沈南鹏,前缀总是携程联合创始人。现在却不得不改成:VC大佬。过去一年,他是vc行业最红的明星。红杉中国成立短短18个月,却已经做出别人5年甚至10年才能达到的成绩。在携程时素来低调的沈南鹏一改往日作风,他所领导的红杉中国频繁出击,投资领域涉及互联网行业、农业、动漫和福彩。兼具创业者身份的沈南鹏比任何VC都更有说服力,他所投资的领域,跟随者闻风而至。
快40岁的沈南鹏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他不讳言这份工作令他保持年轻。每天和充满热情的创业者打交道,听到层出不穷的新想法与新故事,在经历了携程和如家先后上市的辉煌职业生涯之后,沈南鹏重新又在vc行业焕发了青春。
“融资对我们来说,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
在1999―2000年期间,中国VC业曾经有过短暂的活跃期:任何只要和dotcom沾边的中国网络企业,都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vC支援,甚至是赶鸭子上架。2001―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风险投资进入萎缩期。转眼到了2003年,vc又回来了。
“2003年之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只有5家,香港只有一些规模很小的民营企业上市,而2003年之后,一批有规模有品质的企业开始上市,香港有李宁蒙牛等,美国的携程分众百度一大批,这对风险投资是极大的激励,资本看到了结果,于是海外风险投资开始非常进取地进入中国。”
2005年,当沈南鹏和张帆代表刚刚成立的红杉中国去美国融资时,他发??,他所准备的很多材料都是多余的。“你不用再去讲很多关于中国的宏观故事,他们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已经非常了解,全球资本极其关注中国新兴市场。”沈南鹏可以自豪地说,融资对于红杉中国来说,是一件轻松的事。甚至“能够成为红杉资本的投资人,投资者也需要一定的地位和品牌”。
沈南鹏和他的合作伙伴张帆需要做的,就是要向国外投资人说明,他们的团队如何与众不同。而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很容易:张帆在风投行业业绩出色;沈南鹏则亲手联合创办了如家和携程,在正式投身VC行业之前,沈还是一个成功的个人投资者:他所参与投资的企业包括分众传媒、金丰易居、中华学习网、一茶一坐、岩浆数码等。这些企业部分已经上市,其余也前景看好。
“只要你有好的项目,就一定能找到投资”
1999年沈南鹏和梁建章、季琦、范敏创办携程时,他对Vc本不了解很多。在经朋友介绍接触了VC圈子之后,他亲手促成了vC对携程的数轮投资与最终上市退出。他因此熟悉了VC行业的整个运作机制与流程,而现在,6年携程创业经历成为他在vC行业的制胜法宝。“太重要了,非常有价值。我想,我的经验可能是很独特的,有八年投行经验,也有成功创业经验”作为一个vC,他并不愿过多干涉企业日常运作与管理,但他仍然接到数之不尽的咨询电话,这时,别人已经不把他当VC看了,而是一名创业成功者。
挑选项目时,沈南鹏最看重的核心因素包括行业,商业模型,及创业团队。商业模型是否有可塑性、可扩展性,所在的行业是否吸引人,空间是否足够大,领导团队是否有执行力都是他重点考量的目标。
在2006年决定投资CCAC时,沈南鹏的决策过程只花了半个小时。这不是头脑发热,“我们对这个行业已经非常了解了,我非常清楚创业者的定位和方向。在竞争激烈的VC业,你必须要做好准备。”
半小时的初步决策只是个特例,但更多项目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调研来决策。“我们的挑选原则是Top down和bottom uD,什么是Top down?必须要对行业有所了解,比如说,我们觉得,汽车行业值得研究,再细分,比如汽车零配件,我们会请我们的团队去做一个汽车零配件的行业研究报告。如果有投资价值,就会去了解这些业内领先公司是否有融资计划。如果有的话,大家就可能合作。第二种是bottom up,别人发商业计划书来,我们跟进研究,看这个行业的投资价值与发展状况。为什么我们的反应常常比较快?因为我们之前做过Top down,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