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碘与碘缺乏病防治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碘与碘缺乏病防治
黄益宗1,朱永官1,胡莹1,刘云霞1,戴九兰2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2: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摘要:碘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碘缺乏将导致甲状腺肿、克汀病等疾病的发生。文章综述了土壤中碘的来源,碘质量分数和形态,影响土壤碘有效性的因素,植物体内碘的质量分数和分布,不同形态的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碘毒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碘;土壤-植物系统;碘缺乏病
中图分类号:X14;R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2-0228-04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微量元素碘。人体缺碘将会引发一些疾病,如甲状腺肿大,孩童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胎儿畸形、死亡,孕妇流产等。从1983年起,澳大利亚的Hetzel教授把这些由于碘缺乏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据国际碘缺乏病防治委员会(ICCIDD)报道,目前全球有22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8%。我国的碘缺乏病比较严重,除北京、上海和一些高碘区外,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约有4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病区,因碘缺乏所导致的智残者达1000万,而智商偏低者则难以估计[1]。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碘缺乏病的发生不是仅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包括岩石、土壤、水分、大气、植物、动物等所引起。本文综述了碘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分布、积累和转化等情况,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探讨新的有效途径。
1 土壤中的碘
1.1 土壤中碘的质量分数和形态
不同地区土壤碘的质量分数差异较大,如Withehead 测定了英国132个表土的碘质量分数,其值分布在0.5~98.2 mg/kg之间,平均值为9.2 mg/kg[2]。澳大利亚种植谷类作物的农田土壤表层土的碘质量分数为1.1~5.6 mg/kg之间,算术平均值约为3.1 mg/kg[3]。我国土壤A层的碘质量分数为0.39~14.71 mg/kg之间,算术平均值为3.76 mg/kg,几何平均值为2.38 mg/kg[4]。土壤B层以下碘质量分数变幅不大,如对我国22个较完整土壤剖面进行测定,B层以下碘质量分数为2.0~3.5 mg/kg[5]。全球土壤碘质量分数平均值约为5 mg/kg[6]。通常泥炭土、火山灰土、沼泽土、草甸土、腐殖土和盐碱土的碘质量分数较高,而含砂量较高的紫色土、潮土、砂土及灰化土的碘质量分数较低。
碘在土壤中的形态主要有:碘酸根离子(IO3-)、碘离子(I-)和元素态碘(I2)。在不淹水的条件下,IO3-为土壤中碘的最主要形态,尽管多数碘与土壤结合成难溶性的形式;而在淹水的条件下,由于有相当多的难溶性碘转变为水溶性的碘,因此I-成为土壤中最主要的形态[7]。但是也有人报道在温暖潮湿的地区,不淹水土壤中最主要的碘形态为I- [8]。
1.2 土壤中碘的来源
土壤中碘的来源主要有3种途径[9]:(1)母岩(母质);(2)大气干湿沉降;(3)植物。母岩(母质)是自然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在长期的风化和生物作用下,碘可缓慢地从母岩中释放出来,成为土壤养分之一。一般地,含碘量高的母质发育的土壤,其碘质量分数较高,相反,含碘量低的母质如风积物、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其碘质量分数较低。
海洋是大气碘的主要来源,光化学氧化及海洋生物可使海水中的碘化物转化为元素碘或甲基碘并释放到大气中。另外陆地土壤中碘的挥发、化石燃料的燃烧也将排放部分碘到大气中。大气中的碘随降水又沉降到土壤中,成为土壤碘的来源之一。除了湿沉降以外,干沉降也可以使土壤中碘的质量分数增加,据报道,每公顷土地每年平均干沉降碘96 g[10]。植物也是土壤碘的主要来源。植物可通过叶面和根部吸收大气和土壤中的碘,最后又以凋落物或者死亡后经微生物作用把碘释放到土壤中。
1.3 影响土壤碘有效性的因素
许多因素如土壤有机质、粘土矿物、铁铝氧化物、水分质量分数、温度、pH值、碘的挥发和淋溶损失等均影响土壤碘的有效性。
1.3.1 有机质、粘土矿物及铁铝氧化物
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质量分数越高,其吸附碘就越多。Aubert曾经指出,富含有机质和粘土矿物的土壤能固定较多的碘[11]。Gerzabek等研究了一些澳大利亚土壤中碘质量分数与土壤特性的关系,得出在非碳酸盐土壤中碘质量分数与沙土质量分数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粘土矿物质量分数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碳酸盐土壤中碘质量分数均与有机碳和粘土矿物质量分数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2]。利用H2O2的氧化作用把土壤中的有机质氧化掉,将发现经H2O2处理过的土壤比未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