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权法草案:一个比较借鉴与确定中国物权法的特色的过程--对《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分析(陈华彬).doc

中国物权法草案:一个比较借鉴与确定中国物权法的特色的过程--对《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分析(陈华彬).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物权法草案:一个比较借鉴与确定中国物权法的特色的过程--对《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分析(陈华彬).doc

中国物权法草案:一个比较借鉴与确定中国物权法的特色的过程--对《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分析(陈华彬)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国物权法草案:一个比较借鉴与确定中国物权法的特色的过程--对《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分析(陈华彬)”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中国物权法草案:一个比较、借鉴与确定中国物权法的特色的过程[1] (上) ——对《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分析 陈华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上传时间:2003-12-26 第一部分 引 言 按照大陆法系民法理论,规范财产关系的法律,为财产法。财产法分为物权法与债权法两大部分。物权法是规范财产的所有权关系与利用权关系的法律,债权法是规范财产的流转关系,主要是市场交易关系的法律。中国自1992年毅然决然地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于1999年制定了统一的合同法,结束了此前合同法“三足鼎立”(即《技术合同法》、《经济合同法》和《涉外经济合同法》并存)的局面,标志中国在民事法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及中国规范市场交易关系的法律规范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但另一方面,是规范财产的所有关系与利用关系的物权法律规范却明显滞后,且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国虽然在1995年制定了担保法,但因该担保法属于临时性的对策,所以导致该担保法存在诸多缺陷。更重要的是,由于物权法基本规则的缺位,该担保法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199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物权法列入立法规划,1998年成立“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中国民法典的编纂与起草物权法。“民法起草工作小组”于1998年3月25—26日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梁慧星提出的《中国物权法立法方案(草案)》。会议最后作出决议:委托梁慧星研究员按照该方案起草物权法草案。不久,梁慧星研究员领导的中国物权法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即着手起草,至1999年5月,完成物权法草案初稿,于10月最后定稿,共计十二章,435条[2]。各章的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总则。包括: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物;第三节,物权变动;第四节,物权请求权。 第二章:所有权。包括: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土地所有权;第三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四节,不动产相邻关系;第五节,动产所有权;第六节,共有。 第三章:基地使用权。 第四章:农地使用权。 第五章:邻地利用权。 第六章:典权。 第七章:抵押权。包括四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最高额抵押;第三节,企业财产集合抵押;第四节,企业担保。 第八章:质权。包括三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动产质权;第三节,权利质权。 第九章:留置权。 第十章:让与担保。 第十一章:占有。 1 第十二章:附则。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以下简称“物权法建议稿”)的上述内容,一方面与法国、德国、瑞士、越南、日本及台湾地区民法典上的物权制度具有相同点,同时更具有自己的特色。所谓共同点,是指该草案的创制,参考、借鉴了各国家和地区的物权法;所谓差异,是指课题组在创制该草案时,又同时考虑了中国的实际,即所谓中国的特色。换言之,中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借鉴与确定中国物权法的特色的过程。在以下篇幅中,我们将首先考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制定的社会背景,然后逐一考察该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与德国、瑞士、法国、越南、日本及台湾地区等民法典上的物权制度相比较时所呈现出来的若干特色。 第二部分 中国制定物权法的社会背景 中国是在20世纪即将降下帷幕,21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发起物权法的制定运动的。而促使中国在这个时候制定物权法的原由,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各点。 1 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中国自1992年起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世界各国实行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要有效地实行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健全规范市场经济的各项法律制度。因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而市场经济所需的各项法律制度中,物权法乃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法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物权法,是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以及如何使财产所有权得到充分利用的法律。也就是说,只有物权法将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关系界定清楚了,然后才谈得上财产所有权的交易,等等。物权法,因此被称为市场交易的基础和前提。中国要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制定物权法。没有物权法,就没有中国真正的市场经济,从而也就没有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2制定民法典的需要 如所周知,民法典被称为是市民社会的大宪章,与一个国家的宪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113个国家制定了自己的民法典。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迄今没有民法典,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中国自1995年代以来,开始认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