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谈通俗读物之搜藏.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阅读谈通俗读物之搜藏

从阅读谈通俗读物之搜藏 [作者] 叶乃静 [单位] “国立”立台湾大学图书馆阅览组 [摘要] 阅读是人类古老的活动之一,但是,对阅读的社会学研究则是30 年代才兴起。图书馆主要的功能 在提供信息给使用者,因此,图书馆对使用者的阅读行为更不可不了解。因此,本文首先探讨阅读的性质 与价值、阅读的动机与种类、系列出版品及罗曼史引起的争议,最后并分析图书馆应不应该搜藏系列出版 品和罗曼史之看法,以帮助图书馆因应使用者的阅读需求。 [关键词] 阅读,通俗文化,系列出版品,罗曼史 壹、阅读的性质与价值 一、阅读的性质 “阅读”是搜集、贮存知识最基本而踏实的方法。然而,阅读却是一种复杂而需要技巧 的思想传递工具(注1)。阅读过程可分为不同发展阶段,其中牵涉到知觉过程、认知技巧和 超认知的交互作用。阅读首先是一种感知或感觉行动,人们在这种感觉行动中认识语言符号, 接着将其转变为概念或表象,进而结合为更大的意义单位。在这个认知过程中,阅读者会运 用以往的经验、知识,把语音和图文连接起来,试图求其内容意义,因此,阅读时也必须倚 赖天生的智力、流畅的阅读能力和常识(注2)。 黄明月指出,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基本上在阅读过程中须运用许多心理活动,像策略的 规划、重点评鉴与选择、概念的联结、精致化、预测、比较及复习背诵等,其中以概念的联 结是阅读者最常运用的心理活动(注3)。而曾祥芹和韩雪屏则将阅读过程细分为六个发展阶 段:(1)认识词义;(2)了解并能把握词义;(3)了解并能解释文章的内容含义;(4)了解作者 的写作意图,并能批判性地分析作品;(5)进行创造性综合归纳,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与透过 阅读吸取的新知识结合起来;(6)创造性地模仿作者的作品(注4)。 谈到阅读,不免联想到读物,因为,阅读必须有读物之配合才能完成。在文学理论中, 早期着重在作者或读物的内容,例如作者的写作风格、作品的权威性、读物的性质与良窳等, 而忽略了读者与书本的互动关系,以及读者的先验知识或时空背景因素,在他与读物的互动 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这与早期图书馆学研究以系统(图书馆)导向为主的情况相同。然而,不 仅图书馆学研究渐渐走向使用者导向,文学理论也提出了”读者反应”(reader response) 理 论,二者同时着重在使用者(读者)生活背景因素的了解。 现代文学理论史可以大略分为三个阶段:由十九世纪强调作者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 时代,发展到着重本文(text) 内容,近年来则转而留意读者,即所谓新批评理论(new criticism) (注5)。新批评理论或所谓的读者反应理论,主要强调文本不能脱离阅读和反应 的语境而单独存在(注6)。因此,他们常问道:我们为什么阅读?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最深刻 的根源是什么?阅读与心理生活、想象或语言习惯的关系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那些现 象?这些现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属于认知的部分,还是心理的部分?(注7) 事实上,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事的是一种解释活动,文本表现的是抽象的概念,例如一 首诗不能无读者的想象而得以理解(注8)。所以,读者反应理论才会强调应了解读者在看过 文本后,有什么感受?文本对读者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是什么时候建构的?是受文本那部 分影响而建构的?(注9)读者对资料的解释与运用 (也就是阅读产生的影响) ,必定与个人 e 线图情()2004-5-27 历史背景及生活情境有关,这也是读者反应理论指出必须了解读者背景因素的原因(注10)。 哲学家J. L. Austin 及其弟子 John Searle,曾提出以下的理论:任何语言行为都被 意向所贯穿,也必须在社会脉络(social context)中才能形成意义。Stanley Fish 也指出, 从来没有人是脑筋一片空白地进行和言语有关的活动 (包括读、说、听、写、想) 。人们使 用语言时,会受某些倾向、兴趣、关切所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事先会形成一个力场,任何言 语必须在此力场中找到运作的位置及方式,才可能产生意义。换句话说,即使在看来被动的 语言活动中,听者和读者也扮演极为主动的角色(注11)。 Stanley Fish 对强调文本内容的文学理论,将意义建立在作品的客观结构上,否定读 者的感受及观点,提出了批评。他在1970 年于“读者内的文学:感受风格学”(Literature in the Reader: Affective Stylistics)中,重建读者的诠释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