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o3a=ba pb基磁电复合薄膜电控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atio3a=ba pb基磁电复合薄膜电控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tio3a=ba pb基磁电复合薄膜电控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word格式论文

摘要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铁磁性、铁电性或铁弹性的新型多功能材料。利用铁磁序和铁电序共存耦合可以产生某些新的功能,极大地丰富了多铁材料的物理内涵。相比于单相多铁材料,多铁性复合铁磁-铁电薄膜能够表现出诸多的优越性能,如显著磁电耦合效应、铁电场效应、交换偏置效应、隧穿磁电阻效应等,其蕴含的多种有序耦合机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投影缀加波方法,讨论了ATiO3(A=Ba,Pb)基纳米尺寸磁电复合薄膜的电控磁特性,研究可能使磁电耦合得到强化的材料组合及界面结构,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Co2MnSi/BaTiO3 (001) 异质结富Mn界面磁电效应增强顺电态下获得的Co2MnSi/BaTiO3 (001) 界面相图显示,依赖于Co化学势?Co 和Mn化学势?Mn ,TiO2终止的CoCo/TiO2界面、MnSi/TiO2界面以及非化学计量的MnMn/TiO2界面能够实现,而热力学平衡条件下非化学计量的CoMn/TiO2界面难以获得。所得结果与近期的实验[Phys.Rev.B2014,89(2):020401(R)]较好地对应。相比于先前的Fe/BaTiO3(001)异质结[Phys.Rev.Lett.2006,97(4):047201]、Co/BaTiO3(001)异质结[J.Appl.Phys.2011,109(11):114107]和Fe3O4/BaTiO3(001)异质结[Phys.Rev.B2008,78(10):104405],随着BaTiO3铁电极化的反转,Mn富足的MnMn/TiO2界面磁化的变化更加显著。MnMn/TiO2界面磁电效应增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Mn原子与Ti原子间强烈的电子杂化以及以界面O原子为中间媒介的Mn-O-Ti电荷转移。(2)Co2MnSi/PbTiO3 (001) 异质结界面磁电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顺电态界面相图显示,在允许的?Co 和?Mn变化范围内,TiO2 终止的CoCo/TiO2 界面,MnSi/TiO2界面和Mn富足的MnMn/TiO2界面以及PbO终止的CoCo/PbO界面,MnSi/PbO界面和Mn富足的MnMn/PbO界面均能够被稳定,而热力学平衡条件下非化学计量的CoMn/TiO2界面和CoMn/PbO界面则较难实现。转换PbTiO3层铁电极化,CoCo/TiO2界面,MnSi/TiO2界面,MnMn/TiO2界面以及CoCo/PbO界面均展现了较为显著的磁电效应。对于TiO2终止的(001)界面而言,界面Ti原子与Mn原子或Co原子之间的电子杂化是主导磁电效应的作用机制。然而,在CoCo/PbO(001) 界面,层间电子杂化弱,相应的Co2MnSi/PbTiO3(001)异质结中铁电极化引起的自旋相关电荷屏蔽可能主导了磁电耦合。特别地,结合理论计算和相关实验结果[J.Nanosci.Nanotechno.2013,13(2): 1182],我们推测提高铁电相介电常数可显著增强界面效应驱动的磁电耦合,尤其是自旋相关电荷屏蔽调制的磁电现象。(3)短周期(LaMnO3)n/(BaTiO3)5/(SrMnO3)2(001)超晶格电控磁特性的理论研究翻转BaTiO3 层铁电极化方向,(LaMnO3)2/(BaTiO3)5/(SrMnO3)2 超晶格和(LaMnO3)4/(BaTiO3)5/(SrMnO3)2超晶格均展现了自旋序重组。前者中,随着BaTiO3层铁电极化的反转,超晶格磁性相经历了铁磁—反铁磁(A-型)转变。而且,展现的强磁电耦合效应对GGA+U计算方案中U的选择不太敏感。后者中,合理U值条件下(5.0eVU7.0eV),铁电极化反转诱导p型LaMnO3/BaTiO3界面发生反铁磁序—铁磁序转变的同时SrMnO3层经历了铁磁序—反铁磁序转变。电子结构计算和局部电荷密度分析建议,对于两种极化状态下层间势垒均不大的(LaMnO3)2/(BaTiO3)5/(SrMnO3)2 超晶格而言,渗漏到SrMnO3一侧的d3z2?r2 电子可以通过铁电场效应被限制在SrMnO3 层内,导致磁性层(即SrMnO3层和LaMnO3层)中eg电子面间跳跃困难。而随着电极化的反转上述束缚作用消失。因此,(LaMnO3)2/(BaTiO3)5/(SrMnO3)2超晶格中eg电子的面间跳跃能够通过铁电极化控制,继而诱导铁磁—反铁磁转变。对(LaMnO3)4/(BaTiO3)5/(SrMnO3)2超晶格而言,由于LaMnO3层厚度增加,在SrMnO3层内铁电极化对渗漏d3z2?r2电子的束缚明显削弱,促成相应极化态下eg 电子在磁性层内部的面间跳跃。同时,较大的层间3z ?r势垒使得d2 2 电子不易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