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品圣贤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根品圣贤1

* * 草根品圣贤 ——品孔子做人之道 品悟一 ——孝,是一切道德的源头 中国有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流传上千年,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中国人似乎甚是在意这个“孝”,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浪潮中也激荡着“孝”的浪花:“大孝终身慕父母”;“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尧舜之道,孝悌而已”;“读书立业,孝悌做人”;“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孝乃中国的传统美德,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行为,它不仅包含了善,还包含了一个责任,它所辐射出的道德行为是多方面的,孝是由心而发的,它是感恩的最好诠释,而善的前提则是必须要懂得感恩。而且从实际的行为实例来看,自古懂孝的人都是内心善良,为人忠义之士。古代各地方官都有一项很重的义务,那就是举孝廉,他们所挑选的人最重的不是你的才华等,而是你的品德,有孝才有廉,把孝作为品德之首,足见先辈们对这一个孝字是多么的重视。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这一个孝字,别把祖宗的魂丢了,更别把自己的人性给丢了....... 品悟二 ——道德是人生的北斗 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却是真实永恒的存在。道是产生天地万物之大本,是一切的总能源。德者,和也。人的心性明于天道,行为合于天理,此谓之德。   道德,实乃万物和谐之大本。人类社会脱离真实的道德,望世界实现永久的和平,生态环境得到根本的治理,实属主观之妄想。   认识道德,理解道德,回归道德,合于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真实目标,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实现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人类对道德缺乏本质的认识,道德就会演变成为虚伪的形式。道德形式的发展,既无法使人本性得到回归,也不会使人类社会走向最高的文明阶段。 其实之所以会有道德的产生,道德就是为了适应人类生存而需要才产生的。如果人类社会没有道德存在,那么人类社会必将等同于原始森林,大家不会有是非观念,大家不要善恶观念,大家谁也不会有同情心,杀个人就如果狮子捕杀只羊一样平常。那么这样的社会,人类必然会相互撕杀,那么人类必然又回到了原始社会,但事实已经证明原始社会对谁都不好的,所以我们人类社会是必然要道德的 ——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品悟三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有助于坚持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 孔子提出君子“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目标, 《论语》中论及“君子”有107处。孟子不仅继承孔子“君子”思想,而且提出了比君子更高一筹的“大丈夫”,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儒家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与我们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有相通之处。儒家思想家们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提出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固然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才的思想无疑是可取的。中国教育方针提出培养人才应坚持的“四有”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有道德”。儒家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还对我们有教育方法的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使培养目标具体化,用现实生活中的高尚人格给学生以教育,给学生以鼓舞,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 品悟四 ——好的道德风气靠君子去维护 在《论语》短短的二十章中对君子这一社会角色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但总起来不外乎儒家的仁、义、礼、知、信几个方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德才兼备”,但对德的要求更为严格、全面,才能的标准也是常人难以达到的,但这一切曾经一度是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像宗教信仰一样牵动着中华儒士几千年的灵魂。然“君子”一词的内涵却逐渐缩小了,这使更多的人有望成为君子,就今天而言,能做到品德高尚也就算得上君子了。但如果真正用《论语》的标准来衡量,恐怕用“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的字面意义来表达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都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怎么去做?孟子强调:耻之于人大矣。“耻”这个字对人而言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有羞耻心的人能够使人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