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哲学史第六讲 培根、笛卡尔
西方哲学史 课程讲稿
授课题目 第二章 西欧理性精神
第六讲 培根和笛卡尔 授课方式(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安排 2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熟悉培根的认识论;了解他们的其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重点是我思故我在;难点是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体系;关键知识点是四假象、我思故我在、天赋观念、上帝存在的证明。 方法及手段
结合课堂交互式讨论,教师进行理论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改进设想
一、弗兰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出身于英国的一个贵族之家,其父尼古拉·培根曾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掌堡大臣,其母安妮亦出身于名门望族。培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由于体弱多病和嗜好读书而养成了少年老成的性格。培根13岁时就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但是他很快就表现出对现存教育制度和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厌恶。1576年培根离开剑桥到英国驻巴黎使馆任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历任首席检察官、掌堡大臣等要职,1613年耀升为全国大法官。1621年培根受到政敌的指控,因受贿罪而被罢官收监,虽然不久之后即得释放,但却从此告别政治舞台而隐退乡间,潜心于学术研究。1626年初春之际,培根在做一次冷冻实验时遭受风寒,不治而殁,终年65岁。
尽管在培根的政治生涯中存在着一些道德上的疵点和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在学术思想上他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人。培根的天才不限于单一的领域,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而且在法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学等领域中也颇有造诣。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成为近代科学理性冲破蒙昧的宗教思想专制的第一声呐喊,而他在其代表作《新工具》中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批判以及系统地制定的科学归纳法和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则使他成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语)。除了《新工具》(1620)之外,培根还著有《学术的进展》(1605)、《新大西岛》(1624)等书,以及后来被编为《培根论说文集》的一系列短篇论文。
1.四假象
培根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探求知识,而“知识就是力量”,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认识自然就是要发现自然的“形式”即规律,而要想实现对自然“形式”的认识,就必须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和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彻底更新。为此,培根把矛头直接对准了不产果实的经院哲学,他呼吁人们抛弃那些繁琐的玄谈,把眼光投向“经验和自然事物”。
培根认为研究自然的首要工作就是观察自然,然而以往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被他们心中各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所遮蔽,因此要想、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首先必须扫除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各种思想偏见。培根把这些偏见称为“假象”,它们可分为如下四类:(1)“族类的假象”,这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一种偏见,它使得感官和心灵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曲。例如,人创造任何事物都是有目的的,于是人们就习惯于把自然事物也看作是有目的性的。(2)“洞穴的假象”,这是指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就像每个人都居住在自己的“洞穴”里,自然之光照入洞中时经过折射而改变了颜色,从而导致了认识的偏差。例如,我们在现实中看到有些人“极端地崇古”,有一些人却“如饥似渴地爱新”。(3)“市场的假象”,这是由于语词的误用而引起的谬见,人们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过程就如同市场上的物质交换活动一样,如果使用的概念不当,就会造成理解力方面的障碍,这一点在经院哲学的各种空无内容的繁琐概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4)“剧场的假象”,它源于人们对权威、教条、传统的哲学体系的盲目信仰,人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对各种哲学体系的“剧本”信以为真,丧失了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最显著的例子要推亚里士多德。他以他的逻辑败坏了自然哲学。除了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等诡辩派哲学之外,培根还把狭隘的经验派哲学(指中世纪的炼金术等伪科学)和迷信的哲学(指将迷信以及神学揉于哲学的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也归入这一类的假象之列。
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理论显然受到了罗吉尔·培根关于认识真理的四种“障碍”观点的影响,他强调科学知识必须以自然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起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对自然“形式”或规律的认识。作为近代经验论哲学的奠基人,培根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但是他并没有像后来的经验论者那样过分地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而是力图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寻求一种协调的关系。他认为真正的科学认识既不应该像蚂蚁(暗讽狭隘的经验派)那样只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