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汽车制造十年.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汽车制造十年

论道———中国汽车制造的成长路径 自主品牌进取与笃行 ???? ? ??    编者按:回首2009年,在世界汽车格局借由金融海啸被重塑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以无可争议的销量惊艳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会进一步迸发,它将成为新格局的主导性因素。新的市场、新的机遇,必将带来新的选择,然而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任重而道远。2010年的北京车展,我们看到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集体力量,也许此时,更需要我们在欣喜中保持冷静和思考。中国汽车产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应是汽车强国,不仅仅是汽车制造大国。而在这条道路上,中国现有的自主品牌力量中,谁将最终成为核心,比肩跨国车企。也许将来的部分答案就埋藏在他们今天的抉择当中。 □赵聪超/文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成为过去,国内汽车从产品、格局、市场份额到消费需求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汽车在全球排名第十位,产销均刚过200万辆,国内汽车保有量仅为1608.9万辆;十年过去,如今产销双超千万早已成为历史,更在跃居全球汽车生产和销售魁首的同时,汽车保有量更达到1.86亿辆。与此同时,新能源车正蓬勃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界新的方向标。   十年是一座里程碑。这十年,自主品牌所走过的路上有欢乐也有阵痛,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表情”。   十年以前,汽车被归入奢侈品行列,普通消费者对汽车可望而不可即,“老三样”风头正劲;十年以后的今天,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每年上市的新车动辄超过100款。如今,用“化油器”的汽车似乎遥远到难以记起,混合动力车甚至有和传统汽车一比高下的势头,这一切也仅仅发生在十年之内。   十年蝶变,中国汽车完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转身。成为全球汽车业界焦点的中国汽车品牌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往上攀升显得更为关键。本土汽车业可能尚未意识到发生在3月的巧合所蕴含的里程碑意义。3月17日,荣威350在南京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上汽自主品牌A级车平台战略随之启动;一周后,在安徽芜湖,奇瑞欢庆了第200万辆汽车的下线。上汽和奇瑞以截然相反的方式宣告了本土自主品牌的崛起。   金融危机及国内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正在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市场决定性的势力,中国有望因而成为真正的汽车制造强国,10余家自主品牌整车制造商毫无疑问须担此重任,而他们也正在新市场、新使命面前做出新选择。   海外并购吉利跨越式成长 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约。福特将沃尔沃百分之百股权交给了一向以敢言敢做的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这笔18亿美元的巨额协议是目前中国汽车并购史上最大的一单。   公众还在不断质疑不断分析,为何实力不算最强的吉利能够得手。而事实上,这已是金融危机后,吉利在国际收购交易中的第二次出手。   一年前几乎同一天,2009年3月27日,吉利以逾2.5亿元港币收购了一家名为“DSI”的自动变速器公司。DSI自动变速器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自动变速器专业公司,年产18万台,是全球仅有的两家独立于整车企业外的自动变速器公司之一,曾经是博格华纳全资所有。   而相对沃尔沃长达一年的接触与竞标,据了解,吉利对于DSI的收购几乎可以用闪电来形容。   “变速箱公司的收购,只是一个小项目,对团队练习有好处,”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民营企业内部审批流程简短,决策迅速”是吉利能当机立断成功海外收购的基础,而国际市场的低迷,也为吉利出海扩张找到了很好的时机。事实上,成功收购DSI一个月后,市场便开始有吉利收购VOLVO的传言。   面对媒体的疑问,一贯充满感性的李书福表示,“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做这个事情是可以成功的!不是吉利选择沃尔沃,是时代选择我们。”“参与这场跨国并购,虽然风险很大,但我们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对于吉利的并购,赞扬者、担忧者兼而有之,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短时间里拉近与跨国企业竞争距离的最有效途径吗?   有业内人士对吉利未来的挑战提出担忧,比如,如何使沃尔沃扭亏为盈,如何处理好与强大的工会之间的关系,如何筹措运营资金,如何分享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乃至于如何实现国产化,等等。 但更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并购是一场值得一试的“豪赌”,其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和基因改造,以至于提升在世界汽车产业版图中的地位,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就目前达成的协议看,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沃尔沃100%的股权,抛开未来的运营不论,在资产负债表层面,吉利付出的18亿美元的成本绝对物有所值:沃尔沃轿车目前净资产评估值超过15亿美元,吉利获得的不仅有沃尔沃轿车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2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