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四大风险转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四大风险转换

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四大风险转换 徐朝华 原创 | 2010-09-01 15:32 | 投票 投票人 标签: 战略管理?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提升? 还2005 年,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曾有过调查,发现中关村的企业有77.6%在 3 年内死亡,有 90%在 5 年中消失,而在 10 年之内,会有? 99%的企业不复存在。如果说全球危机与金融海啸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它会让所有本不具备或已不具备真正竞争力的企业,加速死亡;同时也让那些有机会胜出的企业,加压改造。危机好似一套加速器,此处题中应有之义和关键焦点,就是“二次创业”。那么什么才是“二次创业”的核心价值?它在哪些关键点上会让企业规避“发展陷阱”?我以为企业从初? 次创业向二次创业是一项充满风险和难题的转换, 也是企业生存的“惊险一跃”,至少会遇到四大风险台阶,应给予特别关注。 ?? (一)企业的战略聚焦与定位,是二次创业重要核心。 ??? 十年生死,“聚”为其本。中国的企业往往不缺乏机会,往往不是死于机会稀缺而是死于企业内耗,更准确地说,是死于战略不聚焦、不定型之弊。企业一次创业成功后如果战略不聚焦,继续延续一次创业时有一个机会就扑一个机会的“机会导向”习惯,老板指哪打哪,拥有专长的人才又如何很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要知道,天下能人都是有一定专长的,都是有其价值点的适用范围。某家大型建筑装修企业的“三中心一平台”需要的人才,就和当前流行模式下包干个体户需要的人才大不相同,而房地产业的能人到了煤矿就立刻会成为累赘,找不到价值点,也难有施展,甚至会处处掣肘,一无是处。如果战略长期不聚焦,会使企业里有专长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前景,对自己的前途不能确定,既缺乏安全感,又缺乏稳定的事业平台。人不能聚合在事业发展上,就常常会热衷于内耗与内斗。在这种模式下的企业进而会形成逆向淘汰,而内部不断淘汰掉的一定都是有各种专长的能人。企业发展,人才第一。而战略不定型,说不清讲不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人心就容易散,人事安排在此之下也常是动荡不安,经常被无端调整。某大型企业的一位高管就说过,给我三百万我一定走,就是因为他在这个企业看不到未来。老板的定位不清让企业内部的人无所适从,最终危害的是企业的生产力与发展。以我们大量咨询顾问工作的经验看,如是者几番下来,最后沉留在企业的只会有三类人:第一类是万金油,什么都会什么都不专,指哪打哪,但是哪都打不下来;第二类是老板的随扈,充当老板的抓手;第三类就是玩政治的人,极其擅长于平衡各种关系而非办事。 我们去看中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各有不同,毛病常常相似,一抓一大把的所谓“通才”,二次创业又如何能有成功率?既然“不懂得聚焦与定位”是中国企业的通病,那么如何有效筛选“机会”、如何抵挡有碍于企业战略聚焦的“机会性诱惑”?就成了二次创业期企业生死的关键命题之一。二次创业的企业在度过了生存关口以后,最重要的就是战略的再聚焦和再提炼,先搞清楚今后干什么,才能聚到一批职业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一再强调,二次创业的企业战略聚焦与定位是首务之急。只有定了位,才能对专业的能人产生吸引力,你才能明确你要什么样的专业性人才,专业性人才也才能够对你的企业认可,找到自己的位臵。 ??? (二)二次创业企业的管理思想提炼 ??? 在当今企业人治化仍不可避免的时代,政治关系往往是企业运行的最高形态。因此二次创业企业的管理思想提炼,再深入一个层次,就不可避免地聚焦于老板的世界观、哲学观的提炼,并由此构成二次创业企业发展的第二大关键命题。这个命题说白了,就是老板到底想干嘛?到底怎么看自己的员工?说什么“自我实现”是一件很虚的事情,解释起来千差万别:到底每个老板所谓的自我实现是什么东西,是产业报国贡献社会,还是商业帝国流名千古,还是我行我素当发烧票友,或者说就是单纯赚钱、就是原有惯性?亦或是老板特具人性,希望每个员工都找到归属,把企业的员工满足也当作企业自我责任的一部分?这其间常有天壤之别。而且直接涉及“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间的生死攸关的接口转换.一个企业在创业的时候不会去思考上述问题,因为创业的时候是生和死的选择,人们无暇他顾。 ??? 一次创业的企业的前景是高速地在生死之间交替的,大家一开始聚到一起的时候往往是出于某种特殊的,很粗线条的理由和创业动机,当时既不会去想未来怎么分钱,包括谁分多谁分少,也不会去想将来这个企业跟我是怎么回事。一次创业的企业一方面面临的是生存压力,一方面面临的是事情紧迫性,很多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因而都被掩盖了。企业的生存问题一旦过去了,大家稍微可以坐下喘口气而外部压力变小的时候,企业中就开始产生内部博弈的空间。这个时候,当今时代必有的“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问题就会涌现出来。人总是“共患难易,共富贵难”,面临着“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当代局面,往往更难。 ???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