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实验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白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实验方法

小白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实验方法 小动物学习记忆行为检测技术 ----避暗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小白鼠学习记忆行为检测方法 2、学习小鼠避暗自动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3. 了解影响学习记忆功能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原理 啮齿类动物系夜行性动物,喜欢黑暗的地方,而回避光亮之地。它将设法逃向暗处,此时在暗处给予其电刺激,小鼠会被迫逃回明亮处,并获得记忆。根据此原理设计的实验为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实验。 被动回避反应(Passive Avoidance Response)为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普遍用于检测小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一种动物模型。反应特征:动物必须学会躲避可怕的事件,而抑制其天然本性。被动回避反应有:避暗法(又称步入法step-through test)、跳台法(又称步下法step-down test)等。 三、实验器材 小白鼠 常用手术器械、亚**钠、东莨菪碱(scopolamine,Scop.)、生理盐水、35 %酒精。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仪器 小鼠避暗自动测试仪由控制器和活动箱两部分组成,可同时对6只小鼠进行实验。明暗实验箱之间有一小门供动物进出,当动物进入暗室被电击时,它可自动记录小鼠第一次从明室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和受到电击的次数,还可通过按键灵活地选择刺激电压和设置实验时间。 2. 实验程序: 2.1适应:将动物头朝室壁放入明室,两室之间的门洞敞开,让动物在两室内自由活动2-3分钟,取出后放回饲养笼。 2.2训练:第二天, 将动物放入明室, 它很快钻入暗室, 连接两室的门洞关闭,同时启动电刺激器, 动物足部受电击。如果动物在第一次训练时超过100秒不进暗室, 淘汰之或用手把它轻轻赶进暗室。 (/experiment/ 生物实验方法) 记录指标: (1)记录动物自明室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可作为判断给药后动物行为是否有变的一个指标。若药物致使动物镇静,则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 (2)记录动物受到电击后的反应,如剧烈嘶叫并跳跃,评为A级反应;微弱尖叫,评为B级反应;不叫,评为C级反应。受到电击后动物一般均跳跃。C级反应常伴动物跳跃,动物虽不尖叫,但正常动物均能感受电击疼痛,显示好的记忆成绩。C级反应多见于雄性动物。A级反应多见于雌性动物。该记录可作为动物痛域是否变化的一个辅助观察指标。 2.3重测试:训练后24小时(第三天),再次将动物放入明室,进行重测试。 记录指标: (1)记录动物进入暗室的潜伏期,为步入潜伏期(step through latency, STL)。最大潜伏期设为300秒。 (2)记录动物300秒内进入暗室的错误次数,包括第一次错误进入暗室的次数。 实验设计举例 按照信息论将记忆简单划分为:记忆的获得(也即学习过程、信息的获得过程)、记忆的巩固(信息的保持过程)、记忆的再现(信息的提取过程)时,我们可依此来筛选作用于记忆不同阶段的认知药物。 在训练前、后或重测前给损伤动物记忆的药物,可分别观察该药物对记忆不同阶段的影响,在此之前给动物待检测认知药物,即可依据实验结果判断该认知药物对抗损伤药物的效果。为简化筛选工作,常选用实验步骤较少的小动物学习记忆测试方法,现以步入法为例说明如下。原理如图示。 适应 ———— 训练(电击)——— (24小时后)——— 重测(不电击) 影响 影响 影响 记忆获得 记忆巩固 记忆再现 一、记忆获得过程 1. 建立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在动物进行电击训练之前15-20分钟,给动物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胆碱能M受体拮抗剂,HBr-Scopalamine),小鼠:3mg/kg,可见给药组动物出现探究行为,训练时在明室内驻留时间略长于对照组,进入暗室后受到电刺激时的反应与对照组相似:嘶叫或跳跃。24小时后当再次将动物放入明室时,动物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即制备成功记忆障碍模型。 2. 待测药物的服用: 根据待检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高峰时间,于相应时间给动物服药,如口服药物,可于训练前1小时给动物灌服待检测药物,然后再于训练前15-20分钟给动物损伤记忆获得的药物,如氢溴酸东莨菪碱等。 二、记忆巩固过程 1. 建立记忆巩固障碍模型: 动物电击训练结束后立即给动物腹腔注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小鼠:90-100mg/kg)抑制蛋白质合成,或皮下注射NaNO2(小鼠:120mg/kg)导致动物短暂性缺氧,或给动物施行头部瞬间电休克。然后放回饲养盒内,24小时后重测试。 2. 待测药物的服用: 若是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