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林,一位科学家“热”之恋.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林,一位科学家“热”之恋

程林,一位科学家的“热”之恋   5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当地时间8点56分,由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衔研制的阿尔法磁谱(AMs),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这个事件标志着粒子太空探测新时代的开始。   17年前,丁肇中教授就开始孕育AMs项目。2004年初,他在回山东日照老家探望亲友的同时,兴致访问山东大学,仔细察看了山东大学热科学实验室,认识了年轻有为的实力派教授程林,并且认定程林就是他AMS项目的“热系统控制”的理想伙伴。   之后,以程林为首席科学家的山东大学科研团队,便在AMs项目中承担起了“热系统”研发的重要任务,并且经过近10年的艰难探索,终于首次成功解决了带电磁铁太空运行的“热控制”这一关键科学难题……   “一千亿个雨滴中的一个彩色雨滴”   “奋进”号航天飞机腾空的时候,在肯尼迪发射中心现场,程林和他的学生辛公明是仅有的两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当时的程林教授非常激动。他在微博中这样写道“‘奋进’号跃入云层,巨大的轰鸣声滚滚而来,那一刻,我们泪流满面。”   了解AMS项目的人们知道,这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工程之一。AMS的任务――寻找宇宙中的暗物质和反物质。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中进行的大型科学研究。   AMS项目,汇集了美国、中国、俄罗斯、意大利、瑞士、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6DC位科学家共同工作,历时近17年,耗资20亿美元……   科技构想显示,AMS被安装在国际空间站s3构架上,将承受来自太阳照射、星体反射和地球辐射等复杂环境的作用力。它每绕地球一圈需90分钟。其温度在零下40摄氏度和零上60摄氏度之间循环变化,而AMS各探测器及电子设备要求工作温度变化必须维持在1摄氏度范围内。所以,热系统研制的水平及质量,直接决定着AMS的工作状态、运行寿命及实验的可靠性,决定着AMs科学目标的实现。   丁肇中曾经十分形象地这样描述他的科学实验以及程林的热控项目“就像在中国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如果一千亿个雨滴中有滴是彩色的,我们就要把它找出来。”   而程林教授对他们的工作也曾经这样形象地描述:“给AMS穿一件衣服”,使它能够承受太空中恶劣复杂的工作环境。这件衣服需要具备两种功能,一个是散热系统,当AMS过热时,把热散发出去;一个是加热系统,当AMS过冷时,使之保温。因此,热系统是AMS所有部件正常工作的基础。   这些,对于当时程林和他的团队来说,曾经是一个暗淡而渺茫的谜。   “我从来就没有超出主流价值观的要求”   丁肇中先生2004年初访问山东大学的时候,和程林教授交流了许多问题……   当时,丁肇中对程林和他的团队感到很满意:“就让他们去做吧。”   一个月之后,山东大学即与丁肇中先生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加盟AMS项目,全面负责其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并由程林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   初闻此讯,程林教授心中忐忑不安,好奇和期盼交织在一起毕竟这是要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合作,而过去我们只是在课本上领教,更何况对于AMS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做々怎么去做所知甚微。   当时,丁肇中先似乎看透了这个年轻人的心思“我所需要的就是什么也不知道的人,因为你所做的东西没有人做过。只要你做,你就是第一个做的。”   丁肇中之言给了程林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丁肇中之所以选择程林领军来做这件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也是有充足理由的。了解程林的人知道,年轻而有为的程林,在自己短暂的科研经历中,已经做过很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程林给人的深刻印象是性格温和、谦逊、正直、执着。这究竟与他的家庭环境有无重要关系,很难言定。但是,了解他的人知道,1962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医生家庭的程林,家庭环境还是比较优越的,加上他天性正直向上,勤奋而好学,从而使他直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那时候,他自信将来也能像父母那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为人解病除痛。然而高考那年,他填报第一志愿的那家著名医学院,在当地只有两名“医学化学”的招生名额,与他当医生的梦想相距甚远。   后来程林就到了山东工业大学(2000年并入山东大学)学习热能与动力工程。当然,程林也对此没有什么不足,因为数学也一直是他的酷爱。之后的时光,是他的厚重积累。本科毕业之后,他又相继获得本校硕士学位和东南大学博士学位。   程林任教授,时年33岁。   程林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自小到大,不管扮演哪个角色,他都会尽全力做到最好,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学生的好老师、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父亲。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我从来就没有超出主流价值观的要求”。   尽管工科不是自己最初的理想,但他还是依然做得非常出色。上世纪90年代初,一家中央级大报曾在头版报道“十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