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博弈.docVIP

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博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博弈

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博弈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法制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涉及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宏观政权,小及菜市纷争。应该来说,法律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制度根基。而在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的状况下,有人就提出了以“以德治国”代替“依法治国”来行政,个人看来这种行为与“大跃进”的思想无异。   Abstract:After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 has got great achievement on the aspects of economy,politics.cultural and so on.Especially on the legal system ,there are a series of law coming up,which covering all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life that from the large national macro-power to food market dispute.It is evident that the role of the legal system is crucial and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ire social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d of social transition, it was put forward to the virtue instead of rule of law to the executive.I think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ehavior and the Great Leap Forward.   关键词: 德治 法治 可行性   Key Words:The rule of virtue law and order feasibility   作者简介:谢海风(1986――),男,汉族,福建泉州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薛?(198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涵   1.1 “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   法治思想由来已久,从战国法家造秦国,到目前推崇的依法治国战略思想,法治无时无刻不在贯穿着我们国家发展的始末。春秋战国是我国的一个过渡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然有道是:治乱世用重典。秦始皇重法轻儒,借用法家严而少恩的治国理念,为新兴的封建制扫清了障碍,稳定了社会,统一了中国。可见,法律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了重大作用,是统治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根本保障手段。而在21世纪的中国,与“人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不同的是现阶段法治主要是用来保障广大人民利益而非保???君主的个人权益。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不难看出,这段有关依法治国的论述,高度概括了法律在国家的地位,也对有关国家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现代法治的精髓主要是把法律作为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手段和统治工具变为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权利从属于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1.2 “以德治国”的基本含义   德即道德,以道促德,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包容法家、道家思想。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由孟子不断完善,加上荀子改造建成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儒家体系。道德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层面,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儒家学派提出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德治主张。古代所谓的德治,就是权大于法,以权压法,代表的是君主个人的权威,是君主对人民的居高临下,是政府抚慰人民。往往是以君主和大小官员的德威为社会主旋律,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放大,属于“人治”范畴。而我们今天所建立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建立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以此共同构成今天的道德环境。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对什么是“以德治国”有了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