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办经济特区决策内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办经济特区决策内情

试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内情   中国地域广大,与外界隔绝既久,且有制度上的差异,实行对外开放不可能从一开始就门户洞开,全境同步开放。遵循历来的经验,中央决策层采取了从沿海到内地梯度开放的策略,以控制风险,并从局部得到经验和示范。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特区政策在今天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当年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酝酿过程,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值得回顾。      边境上的尴尬与机会      广东#65380;福建两省率先对外开放,来自中央与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广东#65380;福建各级官员面临的压力比内地更大,对发展机遇的感受也更敏锐。特别是广东省,毗邻香港与澳门,历来是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广东毕竟是一个向外敞开的窗口。香港知名人士也与广东省党政领导保持着往来。从1957年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每年举办春秋两届。每年都有大批香港同胞和海外华侨回国探亲。与内地相比,广东的官员和民众对香港及海外的情况和动向并不陌生。   对广东官员触动最大的,莫过于持续不断地出现边民偷渡逃港事件。自1951年封锁边界以后,粤港边境上的偷渡逃港事件就没有停止过。1957年#65380;1962年#65380;1972年#65380;1978年形成了四次偷渡高潮。偷渡风潮来得最为猛烈的是1978年至1979年。逃港人数最多的宝安县,1978年1月至11月共外逃1.38万人,逃出7037人,其中5400多人是8月份以后逃出的。沙头角镇逃出2500多人。南岭村原有600多人,逃到香港500多人,剩下100多人大都是妇孺病残。由于大批人员外逃香港,宝安县丢荒土地达20多万亩。许多基层干部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带头偷渡。宝安县逃出大#65380;小队干部121人,党员29人,团员161人。1978年夏天,有几万人来到深圳等待外逃的机会,收容所人满为患,送走一批又来一批。从香港抓获的偷渡者,被卡车一车又一车地遣送回来。卷入逃港风潮的人员不只是边民,而是遍及广东全境。1978年,全省发生外逃7.9万多人,逃出1.8???多人。仅宝安县一地,堵截收容外逃人员即达4.6万多人。偷渡人数最多的有惠阳(含深圳)#65380;汕头#65380;广州三地市。在广州,凡有偷渡成功者,皆鸣放鞭炮庆贺。广东几个边防县,边防部队与民兵联合布设几道防线,仍无济于事。人们成群结队,躲过边境哨所严密的监视,穿过双层密实的铁丝网,逃往香港。   人们为什么偷逃香港?根本原因是境内外巨大的经济差距。20世纪60年代以来,香港#65380;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增长迅速,特别是香港迅速崛起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粤港两地居民收入差距在百倍以上。1978年广东全省农民人均年收入仅77.4元人民币,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在50元人民币以下,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农民人均年收入也只有134元人民币,而河对岸的香港新界农民同期收入为1.3万元港币。这对边境农民具有强大诱惑力。“文革”结束后,政策松动,国门初开,进出境旅客大增,大批华侨和港澳同胞回内地探亲观光,同内地亲友和群众广泛接触,并带进大量内地紧缺的商品和生活用品。在当地,家族中有无华侨或港澳关系,生活条件对比十分明显。邻近港澳地区的民众每天都可以收看#65380;收听到香港的电视和广播,还可以读到香港的报纸#65380;刊物。有昔日偷渡客,在境外获得成功,回乡探亲时被奉为上宾。所有这些,在民众中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特别是青少年向往港澳生活,不惜冒险逃港。      1979年上半年,偷渡情况最为严重,仅1月至5月,全省便发生11.9万多人偷逃,逃出2.9万多人。从1979年起,港英当局改变政策,采取即捕即遣的办法。1月至6月初,遣回偷渡客3.3万多人,这种办法也没有立即奏效。五六月间,偷渡达到高潮,港英当局十分恐慌。5月6日,出动直升机7架,军舰2艘,参与行动的军警4000多人,全天24小时巡逻,进行围堵#65380;搜捕,气氛紧张。5月31日,港督麦理浩约见中国驻港代表机构负责人,专门就内地人口外流香港问题进行交涉。此事惊动了北京。6月14日,国务院#65380;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坚决制止广东省大量群众偷渡外逃的指示》。6月21日,广东省革委会发出《关于坚决制止偷渡外逃的布告》,随后在全省展开反偷渡斗争。省委要求,各级党委负责人分片包干;组织民兵#65380;动员群众堵截;严厉打击组织偷渡的“蛇头”和强冲边防的偷渡客。10月28日,港英当局宣布:凡属偷渡人员一律不发身份证,不准居留香港,全部遣返内地,并将惩罚雇用偷渡客的香港雇主。这一措施给偷渡人员极大震动,至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