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制造了贝利亚两面性
谁制造了贝利亚的两面性
1934年底开始的大清洗运动,不仅未能将苏联的“外国间谍”和“恐怖分子”肃清杀绝,相反越弄越多,而这一运动中破坏法制、相互告密、滥杀无辜的行为又使得全国上下人人自危,互不信任。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唯唯诺诺,意志消沉,抱怨日渐增多,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迫近,进入1938年后,斯大林开始考虑逐步放慢镇压步伐。
斯大林选中贝利亚
1938年1月9日,联共(布)中央作出了《关于错误地解雇因反革命罪被捕者的家属这一事实的决定》。在14日召开的中央全会上,许多发言者呼吁“不要无充分理由就控告人,要把犯错误的人与破坏分子区分开”。虽然斯大林对某些发言“过火”的人仍进行了惩治,比如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波斯特舍夫说古比雪夫州党组织的瘫痪是大清洗造成的,斯大林当即进行了反驳,接着又把他开除出政治局(此后不久被开除出党,并遭枪决),但全会还是通过了《关于党组织在开除党员方面的错误、对待被开除联共(布)党籍者的申诉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态度以及克服这些缺点的办法》的决议。
决议指出,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者虽在清洗自己队伍里的托洛茨基分子和右派分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偏差,他们往往不顾斯大林和党中央关于在进行处分时必须采取慎重态度和个别对待的指示与忠告,常常用完全不正确的、罪恶的轻率态度来对待开除党员的问题。决议在列举了各地有关这方面的一些事例后断言,这些情况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个别野心家作祟,其次是因为暗藏的人民公敌和两面派暗害分子卑鄙地发动对党员的诬告:
他们力求以开除党员、迫害党员来显示自己和抬高自己,他们力图用不分青红皂白地迫害党员的办法来防止自己因警惕性不高而可能受到的责难……这种野心家一心想邀功,所以就竭力散布发现人民公敌的紧张气氛……
不难看出,这个决议的口气是比较严厉的。然而它此时所公开批评的还只是各级党组织的错误,尚未把矛头明确指向专门行使镇压职能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机关。相反,它特意提到有些地方把“很多共产党员开除了党籍??理由是:他们是人民公敌。但是内务人民委员部机关却找不到任何根据去逮捕这些被开除党籍的人”。 1938年1月21日,日丹诺夫在纪念列宁逝世14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还这样宣称:“1937年将载入史册。在这一年我们的党给了形形色色的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我们的党在与人民的敌人的斗争中变得强大了。取得这一成就是由于以尼古拉#8226;伊万诺维奇#8226;叶若夫为首的苏联情报机关得到了加强。”
虽然如此,一月全会后对内务人民委员部机关的整治还是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叶若夫提拔的人――他的副手们和业务处的处长们一个个遭到了逮捕,中央机关的一些干部则被调进了内务人民委员部。
1938年8月,斯大林把贝利亚从第比利斯调到了莫斯科,让他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第一副人民委员,做叶若夫的第一副手。这一职务相对于贝利亚原先担任的格鲁吉亚中央第一书记来说是一种降低,除非让贝利亚不久取代叶若夫,否则这项任命既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对贝利亚来说也算不得一件好事。不过聪明的贝利亚不会猜不透斯大林的心思,斯大林就这一任命同他谈话时不会不作暗示。叶若夫对斯大林的意图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这样写道:“对贝利亚同志的任命令我不安。我知道这是对我的不信任,然而,我想一切都会过去的。我过去真诚地认为,现在还是这样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工作人员,我认为他能担当人民委员之职。我想,他的任命就是解除我职务的信号。”
贝利亚曾拼死保护斯大林
那么斯大林为何要用贝利亚来代替叶若夫呢?对此,马林科夫的助手、后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办公室主任的苏哈诺夫作过这样的解释:斯大林在对叶若夫失去信任后,便让马林科夫推荐一个人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第一副部长,此人要符合三个条件:要有机关工作经验;有党的工作经验;要能让斯大林本人信任。马林科夫将此事委托给了一位名叫东斯科伊的属下,让他参照干部档案卡片推荐一名人选。东斯科伊提议让贝利亚担当此职,因为贝利亚有在机关和党内工作的经验,而且在一次“暗杀领袖”的事件中曾拼死保护斯大林。但马林科夫建议除贝利亚外再提出6个人选,然后将7人的材料一并送给斯大林。最后斯大林从这7个人当中选了贝利亚。
贝利亚的儿子谢尔戈则对斯大林选中贝利亚的原因作过如下解释:首先,“这个相对年轻的人具有在情报部门工作的经验;其次,他将不折不扣地执行领袖的全部命令,即唯命是从;再次,斯大林客观估计那一时期围绕党和他这个党魁个人所形成的紧张局势,对他的路线,尤其是对大规模镇压的不满情绪,就是在他周围最近的圈子里也能感觉得到”。“斯大林明白,继续镇压的结果就是他个人权力的垮台。也许他已认为,有人特意这样做,已是为了要清除他本人。必须有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