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 (共26张PPT)
* 西 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 春秋 战国 东 周 春秋: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 史书《春秋》而得名。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目标,连年交战而得名。 温故知新: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7课 学习目标: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自学指导1:阅读教材31-32页“战国七雄”,回答问题: 1.形成 (1)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指的是从___________年至____________年。 (2)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3)战国时期,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2.社会状况 (1)战争特点:七国之间战争的________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________广,持续________长。 (2)著名战役: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著名战例。 (3)战争结果: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地处西部的________,实力逐渐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 韩 赵 魏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规模 区域 时间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秦国 1 2 3 4 齐 5 6 7 东南西北到中间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魏、赵、齐 魏、齐 秦、赵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赵国得救 战 国 列表梳理: 战国时期铜戈 (河南省新郑县出土)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 靴形铜钺[yuè]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 最长达三米) 龙凤云纹皮盾 长杆三戈铜戟[jǐ](湖北省随县出土) 青铜箭镞[zú] 用锻造法生产的战国环柄铁刀 燕国钢剑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后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始应用。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 战国时期铁兜鍪[móu] (湖北铜绿山出土) 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和历史影响有什么不同? (1)特点:①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能决定胜负,强者通过召集会盟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齐桓公称霸就是典型代表。 ②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有时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人,战争的残酷性尽显。 (2)影响:①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②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如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变 乱 乱--战争,变—变法。 乐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铁制农具 牛耕 1.背景 ②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 ①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自学指导2:阅读教材33-34页“商鞅变法”,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3.时间: 5.改革者: 2.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取胜 4.支持者: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商鞅 2.经济: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军事: 奖励军功 1.政治: 建立县制,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定户籍,严明法度。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国富 兵强 加强中央集权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变法内容 作用 影响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得到了秦孝公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3)改革措施全面有效。 (4)商鞅态度坚决,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取信于民。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8早期中华文化 (共14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共32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 (共17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共21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共22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54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共26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共71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44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共22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共37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18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18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共44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17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共28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3课《远古的传说》 (共19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30张PPT).ppt
-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66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