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层气田二氧化碳增能/泡沫压裂工艺适应性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局 全套机组包括八台COC22T型CO2罐车,两台IC-331型增压泵车以及与之配套的气控扫线车等。 CO2罐车采用德国梅塞德斯—奔驰公司生产的4140K底盘,罐体容积22吨,实际装载能力18吨。主要包括CO2容积罐,4增压泵,增压泵液压控制系统,液体排放控制系统等。每台罐车都可以利用其增压泵独立的向高压泵进行灌注供液,从而满足吞吐等施工工艺的需求。 CO2增压泵车采用德国梅塞德斯—奔驰公司生产的2031AK底盘,主要包括台上卡特3116TA发动机、液压系统、吸入管汇、液气分离瓶、增压泵系统、排出管汇、控制面板等组成。台上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90马力,增压泵的最大排量为4.65M3/min。 国内,近几年中原、长庆、大庆、吉林等油田也开展了泡沫压裂的现场试验工作,CO2泡沫压裂在中原、胜利、吉林勘探、开发井进行施工取得明显效果。 如孤北古1井压后使用5mm油嘴排采,初期日产气7-8×104m3,最高11.9×104m3,日产液50-60m3,3天累计排液200 m3,地层未见出砂现象。合5井25号层 ,压后日产气14.27×104m3,产量提高了7倍;木126区块新井投产时,于1998年4月在126-89井采用了CO2压裂。压后与该区块同一时期投产7口井的数据相比,采用CO2压裂,初期采油强度达1.238t/d.m,而其它7口井平均为0.255t/d.m,增加幅度高达385.4%,CO2泡沫压裂技术优势明显。 国外泡沫压裂技术始于60年代末期的美国, 7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70~80年代泡沫压裂技术逐渐成熟,1980年底,在美国东德克萨斯州成功地进行了几次大型泡沫压裂施工,泡沫液用量最大已达到2233m3,加砂530t, 1985年美国已进行约3600井次的泡沫压裂作业,约占总压裂井次的10%。1986-1990年,采用泡沫压裂的比例由20%上升到50%。到目前,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 98%以上的油井和气井均采用泡沫压裂。 (1)、泡沫质量FQ:52%--增能压裂; (2)、泡沫质量FQ:52%-96%--泡沫压裂,现场通常采用FQ在52%-74%; (3)、泡沫质量FQ:96%--雾化压裂; (4)、纯液态CO2压裂:100%-密闭混砂车; (5)、CO2段塞增能压裂。 CO2泡沫压裂液是由液态CO2 、水冻胶和各种化学添加剂组成的液-液两项混合体系。 在向井下注入过程,随温度的升高,达到31℃临界温度后,液态CO2开始气化,形成以CO2为内相,含高分子聚合物的水基压裂液为外相的气液两相分散体系。 (1).粘温特性: ⑴基液:剪切速率170S-1,粘度65-120mPa.S; ⑵冻胶:交联温度30-60℃;剪切速率100S-1,三个配方交联冻胶粘温曲线如图所示。 在常规压裂前,在前置活性水阶段向地层泵入高泡沫质量的CO2段塞,有隔离液与后续的前置冻胶相隔,增加压裂液的返排能力,达到快速排液之目的。 CO2段塞增能压裂的施工流程与CO2泡沫压裂完全相同。 压后压裂液的快速返排可以减小地层伤害,提高压裂效果。常规压裂压后排液80%所用的时间一般在10天以上,压裂液在地层孔隙及裂缝中滞留时间长,造成地层伤害。 由于CO2所具有膨胀的特性,决定了CO2增能压裂比常规压裂的压后返排速度快、返排率高、对储层的伤害小。 例如桥84井,常规压裂后排液80%所用的时间为11天,压力恢复测试计算污染系数为1.8。CO2增能压裂压后排液80%所用的时间平均为3.9天,污染系数为0.02。 例如濮深8井,CO2增能压裂压后排液80%所用的时间为4.5天,压后测试计算污染系数为0;濮153井的CO2增能压裂,压后排液80%所用的时间为5天,压后测试计算污染系数为0.05。 通过对比压后压裂液的返排时间及压后测试的动态资料,说明CO2增能压裂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排液效果。 7、国内其它油田压裂效果 探井丰深1井(胜利油田):沙四段4316.6-4343m,14.8m/2n,2005年11月采用增能压裂,注CO2量130t。压后取得了日产气8×104 m3/d、油70t/d 的效果。 LG-5井10#煤层CO2压裂设计情况一、井的基本数据 1.钻井基础数据 2.煤层基本数据 3、煤层煤质特性: 压裂目的层为Ⅰ类原生结构煤,煤体结构破坏较弱,煤的渗透性较好,且有利于煤储层强化改造措施的实施; 4.煤层建议射孔数据 二、设计思路: (1)该井10#煤性质为I类原生煤,但煤层厚度小,煤层不纯,中间含有夹矸,根据以往压裂现场实践证明,建议本次煤层进行压裂改造时,加砂规模不宜过大。 (2) 煤岩的塑性特征强,新缝不易起裂与延伸;压裂泵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