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中国自然灾害2014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问题探究一】阅读课本P31图2.8,思考:我国地震西多 东少,为什么灾情东重西轻? 【问题探究三】阅读教材P34图2.12,分析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的叠加地区,并分析叠加的原因。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思考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华北 ① 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 ②其次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 5、防治措施: 2000年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走向和覆盖范围。 P54思考题: 1.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 ①冬春冷空气活动多 ②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 ③人口压力大,人们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降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06年全国文综卷Ⅰ)36.(36分)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___ 盆地、__________盆地。(4分)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______________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____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________平原。(6分)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7分)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14分) (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 次。(5分)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①干旱、半干旱(缺水) ②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 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 (地表)增温快,干旱少雨,土壤疏松 ; 植被稀疏 ; 大风天气较多。 一定的周期性起伏 12 五、气象灾害多发区 ——华北地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读图2.36,了解以下内容: (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接近沙源地;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 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无奈。 喀斯特地貌地表多石林、石峰 1、灾害链:暴雨????? 洪涝????? 风暴潮 年年有损失,年际变化差值较大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1998 1954 经济 损失 死亡 人数 (人) 溃 堤 数 淹没 范围 洪 水 位 流 量 降 雨 量 年份 偏 大 偏 小 小 大 低 高 大 小 12 处 5 处 33000 1320 轻于98年 十分严重 自然原因 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阶梯的交界处多山,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变,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表现:植被覆盖度降低 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 下游泥沙沉积;围湖造田 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缩小 高水位、高流量。 人为原因 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中国的水文灾害 特点 类型 成因 危害 类型 危害 洪水灾害 风暴潮灾害 水文灾害多发区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小结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编大学语文(周玲玉)课件—第3章:小说.pptx VIP
-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型课程校本教材(上).pdf VIP
-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查项目与常见病害解析.pdf VIP
- 中药二中成药“快速记忆”总结.docx VIP
- 2025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实施指南《GB_T27785-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器》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7785 - 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 电子灭蚊蝇器》.docx VIP
- 离任审计流程详解与核心工作底稿编制指南.docx VIP
-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doc VIP
- 遵义凤冈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