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思想出逃与反叛.docVIP

自我思想出逃与反叛.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思想出逃与反叛

自我思想的出逃与反叛    刘亮程是当代颇具盛名的中年散文家。1962年出生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沙湾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人生。成长之后,在自己的家乡种地、牧羊,还当过10余年的农机管理员。他没受过正规的文学教育,只是在劳动之余学习写作,题材多是出自生于此、长于此、歌哭于此的那个邻靠沙漠的村落。1998年出版的《一个人的村庄》(新疆人民出版社)的散文集,是其成名作。此著出版后颇有一鸣惊人的传奇色彩,《天涯》杂志于次年推出“刘亮程散文专辑”时,配发了李锐、李陀、方方、南帆、蒋子丹等著名评论家、作家的推荐文章。此后,湖北的《今日名流》杂志对刘亮程做了长篇专访;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以“刘亮程和他的村庄”为题举办了专访节目;《书评周刊》《作家文摘》《新华文摘》《江南》等报刊也纷纷转载刘亮程的散文及相关的评论。一时间,刘亮程由乡下农人华丽转身,俨然成了文坛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而且还被誉为“九十年代最后一位散文家”(林贤治《九十年代最后一位散文家》,2001年第3期《书屋》杂志)和“乡村哲学家”(贺雄飞《乡村“哲学家”刘亮程》,2001年第5期《书屋》杂志)。    《寒风吹彻》选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解读这篇散文,可以管窥刘亮程散文大致的个性与风采。    这篇作叙说了人与冬天的纠结。作者――当时是“三十岁的我”,分别回忆与见证了在家乡那片土地上“我”、路人、姑妈、母亲与“冬天”的故事,“我”与他们都无可规避地被“寒风吹彻”。冬天早早伤害了“我”肢体。“我”在14岁时,赶着牛车去远处沙漠里拉柴火,冬夜的寒冷让自己的一条腿永远地“冻坏”,并且永远延续着这冬天的“疼感”。冬天给路人以生命的终结。那位上了年纪的路人在一个“结满冰霜”的早晨,虽被“我”引进家门、给予其些许的温热,但最后还是冻死在路边的雪地里。冬天绝杀了姑妈的期盼。姑妈老期盼着“春天来临”、期盼着“天热了让你妈过来暄暄”,她没等到“天热”,还没等到和“妈妈”一起“暄暄”,终于在孤独中被无情的冬天留住。最后写冬天已经驻进妈妈倒计??的生命。作者希望妈妈健康长寿,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每当她的儿女们回到家里,给她以安慰和“热闹的气氛”,但“感觉着母亲在冬天的透心寒冷”,而做儿女的感到“无能为力”。这里,作者从自然界的冬天联想到人的生命的冬天,进而进行了关于人的生存与环境对立的哲理思考。    作品描述冬天的寒冷和对人生存的严厉威胁。“我”腿的伤残、路人的冻死、姑妈的辞世、母亲的余生,这都与自然界的冬天密切相关,更是人生命运中那个“冬天”的魔咒使然。说白了,每个人都有一个被“寒风吹彻”的坎儿,而且难以规避,这是人生必然的悲剧性。所谓长生不老,所谓上苍护佑,所谓人定胜天,都是美丽善良的童话。惟其如此,人生正确的选择就是“向死存在”。――去面对,去抗击,去前行,明知难以逃脱,但还是应该为抗拒魔咒而生存。这就是刘亮程的“草根哲学”。他在不少作品里演绎、说明出逃魔咒的哲学思想。在《城市牛哞》里写道,牛群被运到城里,不但不能逃跑,连求得平静的老死也不可得。它们并排站在卡车上,带着天真而好奇的目光穿过市街,直至屠宰场。作者站在同情“牛”的立场说:“城市的所有工作被一种叫市民的承揽了,他们不需要牲畜。牛只是作为肉和皮子被运到城市。”而牛知不知道它们的下场呢?牛会不会在屠刀搭在脖子上时还做着各种美梦呢?于是,作者联想到自己:“我是从装满牛的车厢跳出来的那一个。是冲断缰绳跑掉的那一个。是挣脱屠刀昂着鲜红的脖子远走他乡的那一个……”在《逃跑的马》里写到一匹逃跑的马,说“马既然要逃跑,肯定有什么东西在追它。那是我们看不到的、马命中的死敌”。刘亮程用“牛”“马”联想自己,阐释着只有逃脱、反叛,以此和命运抗争,才能逃脱“寒风吹彻”的魔咒与宿命。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则明确地说:“我……肯定能走过冬天”。显然,作者表达的思想,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言说的“向死存在”理念。海德格尔认为,人在灾难恶劣的环境中自然会产生畏惧,但畏惧可以唤来让人挣扎抗拒的自由。他说:向死存在,“不意味着遁世的决绝,它毋宁意味着无所欺幻地(把自身)带入‘行动’……清醒的畏(把自身)带到个别化的能在面前,而坦荡乐乎这种可能性与清醒的畏是并行不悖的。在这坦荡之乐中,此在摆脱了求乐的种种‘偶然性’。”(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10页》)笔者感到,在《寒风吹彻》中,刘亮程具体阐释着这样积极的、具有普泛意义的哲学思想。    刘亮程是乡土作家中的一个异类,是贴着家乡那块寒冷与贫苦土地思考得很另类、很痛苦、很深沉的一位哲学家。他的草根哲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第一,强调自己是“一个人的村庄”里的草民,以这个村庄为根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