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森林破坏现状与保护对策分析
森林破坏现状与保护对策的分析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森林保护概述,重要意义,森林破坏现状以及森林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重要性;破坏;保护
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若高于30%,而且分布均匀.就能相对有效地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2%,分布也不均匀,属于少林国。目前,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20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自1950~1980年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破坏森林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1.森林的重要性
1.1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吸入0.8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气;??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1g就能消耗2500L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而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干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1.2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也开始威胁人类健康,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生理活动的旺盛,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1.3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具有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每1m3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此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1hm2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1.4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趋严重,城镇尤为突出。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dB.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dB;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m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dB,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dB。
1.5森林具有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由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的风速会明显减弱。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最多可减少50%,人类便利用森林的这一功能造林治沙。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据计算,林冠能截流 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
2.森林遭受破坏现状
在过去一万年流失的世界森林当中,有一半是在过去80年中毁坏的,而这80年中对世界森林的毁坏又有一半是发生在过去30年之中。在1997年,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记录,全世界只有20%的森林仍然能保持着原始森林的原貌。75%以上的这些完整的森林,在于这三个国家俄罗斯的寒带森林和加拿大的寒带森林和巴西的热带雨林。根据2006年3月2日绿色和平发布的世界森林地图,用卫星图像对全球森林进行了评估,发现地球上只剩下10%的陆地面积是未受侵扰森林。148个森林带范围内的国家中,有82个国家完全失去了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而世界森林中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主要由两种森林类型构成:热带雨林和北方针叶林,其中49%是分布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太地区的热带森林,另外44%是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广袤大陆的针叶林。
3.森林破坏的因素
人为因素的森林破坏包括森林采伐,人类引起森林火灾,酸雨和引进的物种。也有自然因素可能会破坏森林,包括森林火灾、昆虫、疾病、天气、物种之间的竞争等。
森林被破坏的主要原因:①为了利用木材,大量地砍伐森林。②烧毁田地造成的原生林的消失。③为放牧,确保大规模的农地而开拓森林。④滑雪场等娱乐设施的开发。⑤因酸性雨的树木干枯。⑥全球变暖造成的森林干枯。1970年开始,酸雨的森林破坏备受瞩目。受害严重的主要地区是欧洲和北美的北方林。许多国家的森林面积在减少,有的国家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森林。靠近五大湖的美国,加拿大受严重的酸雨影响。到处可以看到树叶掉落,干枯的森林。在中国的工业城市周边,也出现了针叶树林干枯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国家受酸雨的影响,森林在受破坏。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