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我国现实教育与社会现实基本矛盾
论我国现实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基本矛盾
自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三年的历程,为什么现在对改革教育的呼声却越来越高呢?究其原因,不是教育改革的举措很少,而是我国的现实社会发展特快,好像现在的小孩身高和智商都超过他们的父母,家长为孩子准备的新衣很快就不合身了。认真研究我国现实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基本矛盾,对症下药地采取措施,才能让我国的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同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纵观我国的现实教育与社会现实,主要存在四大基本矛盾,即:长与短的矛盾;旧与新的矛盾;高与低的矛盾;上与下的矛盾。这四类基本矛盾催促我们展开新的思维,也为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长与短的矛盾
学生学习期超长与青年期缩短,是当代社会最突出的基本矛盾。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发达、知识爆炸,自然人的人生历程将出现青年期缩短(就业提前)、老年期延长(人寿增高)的普及现象。我国“马拉松”式的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加速扩容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教育改革若非从此着眼着手,似乎就是舍本求末。
9年义务教育加上高3大4,要学习16年,如果再加上考学位,人生最美妙的时光都要花费在学校里,“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当他们走上社会时早已青春不再,眼角刻上了鱼鳞纹。现在大学生未拿毕业证先拿结婚证,是从另一个角度对“马拉松”式教育和超长学习期的控诉。
青年期缩短即就业期提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4月,广东的东莞市多家工厂招用童工受到严肃查处。然而,一些初中学生以“实习”为名到工厂打工累见不鲜。电子家庭和家庭式的企业、工厂或门店,让其子女做童工,法律尚难制约。家长让孩子提早从业、就业、创业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湖北一家媒体5月12日报道:武汉“企业流水线频频落户职校”,“记者在多所中职都发现了引厂入校、引店入校的现象”。并说“学生足不出校就能顶岗实习”。其实,这也是青年期缩短、就业期提前的一种途径。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人口与???动绿皮书》指出:在农村四分之三的村已无青壮劳动力可转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预期“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逆转。
中国经济的发展之快、市场之广阔、人才需求量之巨大,让世界各国都难于企及,“看不见的手”把现代人的青年期缩短,让孩子们“早熟”,在校学生创业已成为令人倾慕的时尚。还有些学生干脆对现实教育体制给予叛逆,他们以辍学、退学、休学的姿态奔向社会,石家庄市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王小平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因对我国现实的教育方式深恶痛绝,她认为在学校花费漫长的岁月学一点点东西太不值得!1995年刚上高一的王小平毅然决定退学,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她写成了教育论文《大成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1998年8月在一个全国性专家学术讨论会上,这篇论文引起轰动。23岁时,王小平成立了“北京人类大成教科文研究院”。
在校学习期的漫长与现代人的青年期缩短,是当代社会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之一,教育改革若对此视而不见、见而不改,就如同瞎子摸大象――抓不住头脑。
二、旧与新的矛盾
教育程式依旧与社会发展日新,是现实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旧与新的基本矛盾。
1、虽然教育改革搞了二十三年,但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教学程式和教育内容既没有“脱胎换骨”,也没有“伤筋动骨”,基本上是小改大不改,毛动皮未动。我国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实的教育却“淘声依旧”,这方面的矛盾日益显现,两者的差距在加速扩大。
2、我国社会正在向多元化、个性化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现实教育仍然是沿用上个世纪的群体化、灌输式的旧模式。有关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差异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等,都停留在纸上谈兵。现实陈腐的求同教育与当代社会的求异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现代中国已成为一个开放度和包容度极高的社会,可惜我国的教育仍在使用高度封闭、生硬灌输的陈旧套路,不仅让学生们厌倦,也让教育工作者深感无奈:“知其不可而为之”。
4、“5小于2”的现状已引起大众的共识与关注。无论是校内或校外的人,都认识到学生在校5天的学习所获,远远赶不上2天在社会或家庭中所学到的东西及受到的影响。学校里灌输的都是书本知识,书本上的东西都是前人对已往社会实践的总结,很多东西让学生学而无用、知之无益,文科类的教材尤其如此,有的教材需让位于当代的鲜活典范,例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
在这瞬息万变的资讯时代,孩子们拥有的知识和智慧让前辈都难以想象,他们鲜活的知识与灵巧的智慧都不是在学校受教育得来的,而是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结果,许多新知识还是他们自学或者孩子们互教共学的。例如:在汶川大地震时,映秀小学的老师喊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