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5.pdf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数学新课标解读5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1、 双基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新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重要的数学知识, 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3、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 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 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和综合应用”。 4、 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 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数与代数的有关内容。删减的 主要内容:过时的失去学习价值的知识,一些繁杂的大数目 计算,以及类型化的应用题。 5、 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 用等。降低的内容有:较大数目得整数、多位小数和分数的 四则运算,整除、约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 6、 课程标准中加强的内容有:数感与空间感、理解运 算的意义、选择适当的运算的策略与工具、加强口算与估算、 体会与理解的模式与关系、认识事物与图形的位置与变化、 把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强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 与运用、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重视计算器的使用。 7、 削弱的内容有:淡化繁杂的计算、降低笔算的要求、 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 8、 新的数学课程有以下特点:片段化、过程化、现代 化。 9、 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 理解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重视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10、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突出基础性、普及性 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 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二、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三、满足数学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和合作者。五、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 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一生的 发展河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11、数学课标的价值取向:是真正面型“人的”课程;是构 建美好“人性”的课程;是指向“真是生活”的课程。 12、传统数学课程更强调规格和结果,新的数学课程则 更突出经验与过程,即所谓的“做数学”、“数学化”。 13、新课标的四类分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4、解决问题不同于解题。解决问题的起点是现实生活 情境,问题由自己提出,方法由自己选择:解题的起点是人 们事先已经编制完成的题目,重在套类型,模仿例题的解答 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的是生活的经验、与人相 处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这是解题所不能做到的。 解读新课标(一)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 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 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 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 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 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 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 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 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 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 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代儿童观认为, 在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们的教育必 须充分尊重儿童的内在素质,即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护、 开发。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 展的需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可能。数 学课程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每一 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而不能成为专门用来淘汰的“筛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