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问题学生和家长沟通.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帮助其正确分析问题原因。 消极情绪,引起了许多的生理反应,致使大脑不能正常运转,思维不够迅速,进入真正的低能状态,伴随着学习过程中的分心的现象产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丝毫的控制能力,之后只有愧疚和沮丧的情绪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学习的厌恶和恐惧。 帮助其正确归因(成败归因理论) 四因素 能力 努力 任务 运气 三维度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不可控 可控 不可控 不可控 帮助学生向以往的内归因的能力方面,转变为外归因的方法层面,缓解焦虑。 消极定势经常出现(即S-E-R模式) S(刺激):稍困难的学习内容或考试内容 R(反应):“之前一直都是失败的,这次也不可能成功,我就是不行” E(情绪):消极、恐惧情绪,大脑一片空白,找不到思路或思绪混乱,进而放弃 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是为了什么?2.考试的成绩是衡量学习的唯一手段么?3.现阶段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及职业发展有联系么?4.现阶段的考试成绩和将来的职业发展有联系么?5.成功的定义是什么?6.你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7.现在的学业上的失败能不能等同于整个人生的失败? 问题的关注点应该集中在对学习的正确认知上。让其明白,学习是为了获得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成绩只是衡量能力的一个侧面指标。有时应试只偏向于几种能力的考察。 理解挫折教育和失败恰恰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手段。理解耕耘的整个过程是不断伴随着汗水和泪水的。 建立正确认知,改善消极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重新对自己,学习,成功有新的评价。 从而使其从原来消极的恐惧的情绪,转变为积极的乐观的渴望的情绪。 建构正确良好的新行为模式 帮助形成人体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此前,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注重机械知识的机械记忆,即死记硬背,找不到知识点间的联系,相似以及迁移。通过进行学科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及框架,在其中诱导学生学会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同旧知识进行联系类比,在复习中注重迁移归纳和总结,在做题中总结题型联系考点……逐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对家长说… 保姆型 “我们一家人现在都以孩子为中心,为了孩子高考,我辞去了工作,在家全职照顾他。为了他高考,我们电视都不看,上学、放学接送,甚至早餐的鸡蛋都是他爸爸剥了递给他吃。” 打击型。 “你上不了大学能干什么呢?咱家的孩子是一定要上大学的。父母还想让你出国留学呢!你可要给我们争气。” 焦虑强迫型 时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送杯牛奶、递个苹果……不停地敲孩子的房门前去监视,发展到最后大约每过四五分钟就要去一次,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 家长的“问题” 言行不一型 “我们不给你压力,不要紧张,随你考成什么样?” “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加油型。 “你考上好学校,就奖你5万元去欧洲旅游。” “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 “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都说这成绩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 默默无闻型。 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其他不管。每次只有到考试完才问“考的怎么样?” “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家长的“问题” 可以给家长的建议——Yes or NO? NO“不要” (1)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历年都有些考生的志愿完全由父母一手填写,孩子只是照抄一遍而已。 (2) 不要执意送孩子上考场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家长千万不要送孩子上考场。一位考生说,想起爸爸妈妈站在烈日下等着我,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3)不要如临大敌 家长的焦虑,不仅会直接感染学生,而且会使家长自己失去冷静。 (4) 不要唠叨不休,任意指责 不要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更不要用“要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 (5) 不要照管过度,指手划脚 过分的关照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 (6)不要期望过高 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 (7)不要盲目攀比 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学生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 (8)不要反差太大 备考期间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过大,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未尝不可。 NO“不要” Yes “要” (1)要认真倾听,真诚的感受。 (2)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淡定。 (3)要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4)要言行一致。 (5)要区分家长和孩子的责任界限。 (6)要关心成长,不仅仅关心分数。 (7)要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8)要有平常心,顺其自然。 关心成长,而不仅仅关心分数! 谢谢! 如何帮助“问题”学生与家长更好 的学习与生活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王昊飞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