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的表现及成因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镇石宝小学王成义
“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学习无计划,作息无规律,回家不预习,课前不准备;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学习马虎;不举手发言,不交流讨论,不练习思考;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等时常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看错算错或抄错计算步骤,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作业拖拉,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作业,依赖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有些学生甚至不接受老师的教育,顶撞老师。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后续学习。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而现在农村的小学生普遍缺少良好的习惯。其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如下:
1.不认真听取别人讲话、不认真听课
现在的小学生,平时听别人说话总是不能集中全部注意力。上课也不能持续集中精力听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唠叨使他们形成听话就像耳边风的坏习惯,经常性的大声训斥更使他们对一般性的说话无法引起注意。第二,儿童的注意力持续保持时间一般为15分钟。老师长期满堂灌的不科学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养成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坏习惯。
2.没有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大多数小学生学习卫生习惯不好。例如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不正确,看书、写字不注意保护眼睛等;经调查归纳原因不外以下几种:第一,学生在入学前或接受学前教育时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第二,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老师迫于成绩的压力,只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正确姿势的指正。第三,过重的课业负担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3.作息时间无规律、不科学;也许是农村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早出晚归,农闲时昼伏夜出,赌博成风,孩子的作息受到严重影响。也形成不良的作息习惯。
4.不善于思考和发问,更不敢大胆质疑
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普遍养成了惟书、惟师,不善于思考,也不敢于质疑的不良习惯。
5.不敢发表不同见解
其实,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是与长期的应试教育分不开的。改变这种习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大胆的尝试。
6.不会通过协作、研讨来解决问题
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大力提倡合作学习。这是十分正确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合作学习省时省力,学习效率高。可是,现在的学生不善于合作。这也许与独生子女有关,当然,与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关系。
7.作业往往不能及时完成
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从学前到小学,老师布置了过多的课外作业,致使学生产生了作业恐惧甚至厌学情绪。但是,老师如果不去布置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家长就认为你不是一个好老师。这样,一些重复性的作业学生就不愿意去完成。
8.不善于归纳复习
温故而知新。复习本来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大多数学生不善于复习,系统的归纳复习更是不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们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平时的教学就没有注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以教代学严重。
9.观察不认真、不细心
据说,医学院的一个教授让学生用手指蘸尝糖尿病人的尿液,教授率先示范,结果学生无一例外的都尝了。最后,教授告诉大家他是用食指蘸的尿液,而放到嘴里的是中指,学生大跌眼镜。可见,我们的学生观察有多么不仔细。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哪些?似乎比较复杂。其中,学校教育的忽略还是最主要的。
10.不习惯动手操作
由于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只重视识记不注重操作。教学仪器,实验教学成了闲置。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其低下。
11.不敢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这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可是,现在的学生所学知识严重脱离生产实践,所学与实际生活距离太大,不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跟我们现在的教材和教学有极大的关系。也跟家庭的溺爱不无联系。
以上种种不良习惯,不仅影响学生平时的学习,也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得到逐步的解决,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
石宝小学教研处
2010年11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