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科学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必修科学史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维萨里:从人体解剖入手研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比夏: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3、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4、列文虎克:他用显微镜红细胞和动物精子等活细胞。 5、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6、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7、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蛋白质的探索历程 1、英国科学家桑格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三、细胞结构的探索历程 1、美国细胞生物家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 2、比利时的德迪夫发现了溶酶体 3、罗马尼亚的帕拉德,改进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1960 年,帕拉德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细胞“超微活动图”。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四、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必修一第65页) 1、欧文顿:他用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2、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脂质是双层的。 4、罗伯特森: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静态模型)。 5、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7、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8、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五、酶的发现史(必修一第78页、第81页) 1、斯帕兰札尼: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德国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4、毕希纳: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他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5、萨姆纳: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6、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六、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必修一第100页、第101页) 1、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但是他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2、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 3、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 4、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5、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6、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发现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红光和蓝紫光。 7、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8、家卡尔文及其合作者用小球藻做实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14C标记CO2追踪,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七、遗传基本规律的发现史(必修二第2—33页) 1、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假说—演绎法)()。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但未引起任何反响。 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魏斯曼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类比推理法)() 、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假说—演绎法)(),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摩尔根被称为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他还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律,人们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