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课件(第2课时)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ppt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课件(第2课时)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五首》精品课件(第2课时)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 * * * 朗读方式参考配套精品教案 * 学习《游山西村》 通情会意 ●理解诗意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好像前方已经无路可走了,这时,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千古名句 困境中蕴含着希望 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学习《游山西村》 通情会意 ●理解诗意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此联描写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学习《游山西村》 通情会意 ●理解诗意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此联描写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如果这样 学习《游山西村》 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陆游经典佳作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文章》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新课导入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塔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这首诗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解释题目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朗读诗歌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自主学习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白日:太阳。 诗人的马鞭。 落花。 暗指朝廷、国家。 总结: 满怀离愁面对夕阳西下,马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自主学习 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作者哪些感情? 2.你觉得哪种感情更占上风?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整体感知 一、二句:通过写景表现诗人辞官南归的愁苦心情,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离去时的决绝。 三、四句:抒情。以落红自比,表明自己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感悟诗歌的深层含义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品读感悟 一、二句写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十分苦闷。用“浩荡”来形容愁之深、之久,用夕阳西斜来烘托离愁,更为愁绪抹上了一层重重的色彩,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情怀。第二句具体可理解为: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天涯,从此和朝廷天各一方,决然离开京城,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三、四句运用比喻,把落红比喻为辞官后的自己,把花比为国家和朝廷,言外之意,虽然辞官,但在国家需要时,也愿意效力,抒发了自己愿为朝廷效力的决心。 品读感悟 感情:离别忧伤——回归喜悦——积极的人生态度 本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写黯淡的前途迫使他挥鞭远离京师,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远赴天涯,但不甘退伏,憧憬未来有机会还要为同效力的决心,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退出 研读《己亥杂诗(其五)》 小结 * * * * * * * * * * * * * *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 * 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当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 古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