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革新与封建制的发展ZGY201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化革新与封建制的发展ZGY2012

(一)??? 圣德太子改革的背景 3 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但国家体制仍极不完备。天皇没有绝对的权威,豪族势力左右了中央、地方的政权。 第一,来自中国隋统一的压力和朝鲜新罗力量增强与日关系恶化(外患); 第二、内部矛盾:苏我氏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内忧) ; 第三、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 (二)圣德太子改革的内容 第一,603年制定“冠位十二阶”。 第二,604年制定“十七条宪法”。 第三、提倡佛教。 第四、对外交往。 第五、撰修国史。 其改革受到贵族的反对和苏我氏的牵制。 晚年沉迷佛教,认为“世间虚假,唯佛是 真”。 (三)圣德太子改革的影响 第一、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氏姓贵族 的势力,提高了皇室的地位,为日本后来 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是大化 改新的准备和先声。 第二、改革是不彻底的:没有触动当 时社会症结的部民制度,故在削弱氏姓贵 族势力,提高皇权是非常有限的,更不可 能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 (二)大化革新的内容 经济方面: 废除王室和一切贵族的私有领地和部民,全国土地和人民都作为天(国家)的公地和公民。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将全国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对公民班给口分田,六年一次,死后归还,受田者要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绢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交纳绢布。 政治方面: 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行二官八省制,地方受中央控制,天皇之下设二官(太政、神祗,前者总理政务),八省(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由左、右大臣分管)、一台(弹正);地方设国、郡、里。各级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旧贵族的称号和特权。 制定各种律令,用法律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来;利用神话传说确立了天皇的最高地位。 (三)大化革新意义 1、革新使广大部民摆脱了大贵族的直接 占有,抑制了贵族豪强的势力,有利于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 (2)革新虽然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 革,但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日本部 民奴隶制的基本终结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开始 形成,也标志着日本从古代奴隶制到中世纪 封建制的过渡。 隋唐时期的日本“遣隋使”与留学生?? 7世纪以前,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主要靠中国移民的传播。至推古天皇在位(593—629)、圣德太子摄政期间,日本开始直接向中国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以及大批留学生和留学僧,主动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最早派人到中国留学的国家,隋朝也是中国开始大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时期。 阿倍仲麻吕(晁衡) 阿倍仲麻吕(698—770)是中日友好关系史 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中国名字叫晁衡。唐玄宗开 元五年(717年),晁衡因汉文修养良好而被选 为遣唐留学生。入唐以后,他的学识和品行,很 受到唐朝皇帝和学界的赞赏,先后任校书、左补 阙、秘书监、左散骑常侍和镇南都护等职。秘书 监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左散骑常侍是从三 品,可见他很受唐朝的重用。 晁衡和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 都有过亲密交往。储光羲对他十分赞赏,曾写诗 《洛中贻朝校书衡》相赠。晁衡曾经送给李白一 件日本裘,李白很受感动。 753年,晁衡想随“遣唐使”回国探亲, 唐玄宗许之。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 乘一舟回国,途中遭遇风暴,李白误闻晁衡 在归日本时翻船遇难,非常悲痛,写下了著 名的《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 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碧海,白云愁色满苍 梧。”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名作。 晁衡后来东渡失败,辗转漂泊后又回到长 安,继续在唐朝任职,直至大历五年(770 年)以73岁高龄在长安逝世。 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 吉备真备:用汉字偏旁创片假名 吉备真备,原名下道真备,开元五年(717年)来 华。他在长安就学,深通五经三史、历算、刑律、漏 刻、军制、阵法、韵学、书道等诸艺。他在唐朝留学 17年,734年11月携带中国典籍1700多部归国。与 吉备真备同时回国的留学僧玄防,受到日本圣武天皇 的重视,吉备真备也因此受到器重,官至右大臣。 吉备真备在华期间,精研经史,博学多闻,成为 饱学之士,回国后被天皇拜为大学助教。当时日本的 大学设有明经、文章、明法、算学、音韵、书法六 科。 吉备真备为六科的学生讲授学自中国的各种 新知识,教读《史记》、《汉书》、《后汉 书》。高野天皇也跟他学习《礼记》、《汉 书》。吉备真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是根 据部分汉字偏旁部首创制了日语片假名。这 些汉字共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