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现象模因论分析
“××体”现象的模因论分析
摘要:近年来,“QQ体”、“淘宝体”、“非诚体”等各种所谓的流行体不断出现,在人们日常交际中广为传播,影响我们的语言和社会生活。模因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出发,为我们分析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体”作为语言形式在人际不断被模仿复制传播,是一种活跃的语言模因。在“××体”形成、变异并传播的生命周期中,其传播类型发生变化,且社会实践始终与其密不可分,为其提供诱因,动力以及语义理解时的语境,反之“××体”作为一种强势的语言模因,反映了其宿主的需求和情感,也影响人们的话语模式,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体”;语言模因;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106-04
一、引言
1976年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英国著名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出版了著作 The Selfish Gene[1],在该书最后一章他杜撰了一个与基因相对应的概念――模因(meme, 也译作觅母,谜米,拟子等)。他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具体而言就是指那些不断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社会行为甚至是服饰时尚、建筑风格等。 随后他的学生Blackmore[2](P.61)进一步指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作为文化核心的语言就是众多模因中的一种,也就是说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被复制、传播的字、词、语句、语篇甚至是某种语言风格都是模因。模因论的提出为我们解释分析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尤其是语言的复制传播等语言运行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目前已有些学者将模因论的理论引入了国内语言学界并加以深入阐释,如何顾嘉祖、何自然等发表了多篇文章概述了模因与语言的关系,并论述了模因与社会语用的关系, 而另一些学者则运用模因论分析探讨了文学、翻译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
然而现有的模因论相关研究大多把关注点停留在字词或短语的层面,较少有学者系统地讨论段落层次的语言模因现象。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科学技术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中,由于各类媒体,尤其??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各种所谓“××体”层出不穷,如“淘宝体”,“高铁体”,“非诚体”等等,参与者众多,普通网民,商家,社会组织,甚至是高校及政府机关都加入其中,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语言文化现象,值得研究。因而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体”的传播类型,传播动因及其与社会实践的相互关系,以求加深对这种语言模因的认识。
二、“××体”的传播类型及其进化
语言模因在复制及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和不同的语境相结合而出现新的集合,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 就其复制和传播的方式而言,可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所谓基因型传播指传播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 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内容不变,但其表现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常这类模因储存在人们的大脑中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基因型传播可进而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另一类是指信息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变异,但内容仍未改变。模因的表现型传播是指模因采用同一的表现形式,但分别按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具体可分为同音异义传播、同型联想传播和同构异义传播。其中同构异义传播指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但内容改变了,通常是词语被替换。
笔者认为“××体”模因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类型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并且随其宿主的行为而改变。诗歌《见与不见》出自《疑似风月集》,由扎西拉姆?多多于2007年5月15日撰写于北京,题作《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2008年,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为《见与不见》。在2010年12月22日首映的电影《非诚勿扰2》中,由李香山的女儿川川为其父诵念。当该诗被写作完成,出版,转载后,已经反复被复制传播,在电影中出现时又一次被复制移植,并由于感情真挚,形式简洁流畅而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该诗更是被广泛传播,出现在各类媒体上。至此,由于被反复复制传播,该诗已经成为一个模因,但其传播类型应该还是基因型传播,因为原诗的形式和内容都没有改变。原诗如下: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原版)
但是由于传播的进一步扩大,模因宿主越来越多,并且在传播过程中推动了模因本身的变异,人们在传播这一模因时选择性地保留了原模因的基本结构,而根据自身的生活体检替换了具体内容,至此,新模因变体产生,而此时,其传播类型也转换成了表现型,具体而言,成为同构异义型传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2P技术在互联网中应用及现状分析.doc
- P2P模型在网络教学直播系统中应用研究.doc
- P2P网络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匹配性研究.doc
- Parkour运动溯源特性和功能.doc
- PBL教学模式对学生《中药药理学》理论课学习影响.doc
- PBL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应用与体会.doc
- PBL教学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应用.doc
- PBL教学法在高专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应用.doc
- PBL教育模式试用与几点认识.doc
- PBL模式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应用.doc
- 养老评估师中级行为面试题库及案例分析.docx
- 面试培训督导时考察其课程理解能力的题目.docx
- 税务专员面试中关于增值税政策的常见问题解答.docx
- 2025宁波市医疗保障局局属事业单位宁波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人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咸宁市汉口银行咸宁嘉鱼支行招聘笔试历年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招录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青台山中学校秋季教师招聘22人笔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台州市银龄讲学计划教师招募13人笔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铁建公开招聘42人笔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中智咨询研究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最新历年医院临床医生招聘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T∕CASEI T102-2015 曳引驱动电梯制动能力快捷检测方法 .pdf
- DeepSeek+DeepResearch: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完整版).pdf VIP
- 审计学推荐案例10个.docx VIP
- 刑法案例分析.docx VIP
- 中国儿童睡眠指南.docx
- 青春健康初级师资笔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战略品牌管理全球版·原书第4版凯勒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一种新型振动润麦着水机.pdf VIP
- Unit 6 Useful numbers A Talk&learn 课件-三年级上册英语(2024).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