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浅析.docVIP

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浅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浅析

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浅析   摘要:文章采用历史发展的视角,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的数量分析和历史事实的定性分析,研究了自晚清到21世纪初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之后,专业结构调整经历了最初的移植西方经验、与产业分离,到照搬苏联模式、对专业进行指令性计划调整,再到高校主动调整、引领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高校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21-03      一、晚清到民国时期      (一)鸦片战争到清末   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建了一批近代工业,迫切需要一批相关的专业人才,一批洋务学堂建立起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学堂是以外语为主要科目,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也有部分学堂,旨在直接为洋务开办的工业服务,比如福建船政学堂,就附属于福州船政局。这些学堂都是培养某一方面专长人才的具有专门教育性质的学校,具有了高等学校的特征。实用是设立学堂的目标,并且只关注军事和工业人才培养,满足其需求。但这些学堂结构单一,谈不上有什么专业结构,且科举制是正统的教育系统,洋务学堂规模小,只能说是封建教育补充。   维新派在1898年建立了京师大学堂,随后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各省高等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逐步建立,以学科专业为建制的高等学校系统逐步完善。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分为8科47门。从科类结构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类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经学和文学分别占据了11个和10个学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比例还很低,工学只有9个学门,作为理科的“格致”有6个学门,农科只有4个学门。   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有不同的类型,其知识重点、承担的职能也各有差异。京师大学堂进行广泛的专门知识教育,旨在培养造就通才。高等学堂设置于各省会城市和经济文化基础好的非省会城市。不具体分科分专业,进行广泛的基础学识教育,但程度只相当于大学堂中的预科。高等实业学堂进行单科教育,分经济、商业、制造、矿业等学堂,课程趋于实用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具有某一特长的专才。   但清朝末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逐步加深,外国资本主义通过政治强权,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逐渐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农业依然是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近代工业处在艰难的创业阶段:重工业主要有采煤、冶铁;轻工业主要局限在棉纺织、缫丝及面粉等领域。传统的手工业,如丝绸和瓷器等。在外资经济的压迫下,逐渐被侵袭削弱。旧式商业凋敝,取而代之的是外资商业以及在通商口岸和其他商业城市兴起的新式商业。   清末的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学科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学科内容和结构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模式的简单学习,学科专业化程度有限,专业门类少。在以农业为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这种学科结构不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二是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经学教育无论从数量还是地位,都占据着优势。专业教育主要培养机构是高等实业学堂。地位低、规模小,不能适应近代工业的发展。但不论如何,传统的经学教育体系已被打破,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进入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初步具备了现代专业教育的特征。      (二)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清朝旧制高等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改造。1912年,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令》,划分了七大门类,1913年公布的《大学规程》进一步划分了38个学科门类。与清末相比,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上作出了革新,经学被废除,人文学科被大大削弱,文学被压缩为4个学门。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特别是理学和工学,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总共的38个学门中,理科和工科相加有19个,占据了一半的数量。商科和农科也有一定的发展。民国初期的高等学校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在各类高等学校中,文法科有所减弱,理工科专业设置有所增强,农科和工科学校相应增加。   20世纪30年代后,民国政府对大学科类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积极发展理工科教育,适度压缩和限制文法教育。1931年―1932年,主修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在校生为25.5%,到1937年时达到了38%,1942年时进一步提高到48.3%,只是到了1947年,文史与政法科在校生的比例开始回升。当时工业学校一般设机械、电机、土木、化工系科。少数高等学校还设有地质、矿冶、铁道、水利、航空、纺织等系科,基本上涵盖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门类。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上,农业依旧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现代工业只是一个小部分,工厂工业在1933年只占国民收入的6.01%,尚不如传统的手工业的产值。工业基础薄弱,机械、金属冶炼等重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