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模型理性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计风险模型理性思考

审计风险模型的理性思考   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的一种表达方式,反映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国内外相关理论界和实务界为构建审计风险模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现行审计风险模型在实务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以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中国审计市场的发展,重新构建了一个新模型。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   20世纪70年代末,D.H.Roberts首次提出终极风险模型,即:终极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构成的。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着重体现在审计的终极阶段。   198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AICPA)在其发布的《审计准则第39号――审计抽样》中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详细测试风险。其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表示财务报表中发生重大错误的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表示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未被发现的风险。   1983年,AICPA在《审计准则第47号――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中将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检查风险,修正后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运用该模型评价审计风险时以控制风险为评价风险的核心,原因是假设在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条件下去具体单独评估管理层认定的固有风险有一定的难度,导致注册会计师忽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简单将固有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主要通过内部控制测试,以合理计划审计工作,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因为控制风险水平的高低对检查风险有着重大影响。1983年的审计风险模型已被大多数审计职业团体和注册会计师所接受,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1996年发布和实施的独立审计准则也采用了该模型。该模型也被职业界称之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2001年,王广明、沈辉从解释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出发,提出了供给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诉讼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的含义???变,诉讼风险是指已审计会计报表存在注册会计师未能察觉的重要错报或漏报,而导致注册会计师主动或被动承担法律责任(或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该模型考虑了注册会计师的自利动机,指出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是诉讼风险成立的必要但并非充分条件,承担法律责任(或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才等价于审计风险。由于这一模型能够解释审计实务中存在的许多审计行为,因此被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所接受,如刘力云(1999)、胡春元(2002)、Eilifsen A.,Knechel W.R.,Wallage P. (2001)和Daryl M.Mcartney(2003)等都指出审计风险可理解为注册会计师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该模式在审计实务中较为实用。   2003年,为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简称:IFAC)的国际审计与保证准则委员会(简称:IAASB)于10月发布了四项审计风险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这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也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IAASB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在该模型中,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要分成两个层次进行:一是财务报表整体层次;二是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控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两部分构成。新审计风险模型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计划,并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尽管IAASB修订了审计风险模型,但是审计风险模型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本着国际趋同的理念,我国于2007年1月实施IAASB发布的审计风险模型计划审计工作。   现行模型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即使注册会计师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仍然可能使其损失降到最低;现行模型未能从审计行为之外来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社会原因,而实际上审计风险是审计行为内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现行模型不能解释注册会计师偏好审计风险的原因。所以,应在现行模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模型。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构   其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再定义。导致目前对风险导向审计存在认识差异的一个重要缘由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审计风险”内涵的理解。人们赞成广义审计风险观,因为建立审计风险模型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直观反映审计风险产生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