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化腾QQ教父攻守之道
马化腾QQ教父的攻守之道
马化腾,1971年出生于广东揭阳。2009年,腾讯入选《财富》“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2010年,马化腾位列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
他是一个网站站长,注册用户数超4亿;他创造庞大虚拟家园,海角天涯变成咫尺之间;他营造的世界,年轻的心态是惟一的通行证;他用那个在电脑右下角频繁闪动的小企鹅提醒投资者:“玩”也是生产力。马化腾最大的愿望就是每一位中国网民上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在电脑桌面右下角戴着红领巾的QQ图标。
遍观中国互联网企业,横跨多个业务线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在四条以上的业务线同时做到领先,腾讯是惟一的一家。十年间,腾讯的足迹踏遍即时通讯、门户、电子商务、博客、网络游戏、邮箱等几乎所有网络热门领域,而这一切造就了腾讯如今中国互联网绝对霸主的地位。
小企鹅,大梦想
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一个百业待举却充满希望的年轻城市。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迅公司,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
1998年底,腾讯的小企鹅“破壳而出”,一个网络神话开始了。1999年11月,OICQ推出的第10个月,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那时候马化腾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做贴钱QQ,同时做一些看不上眼的小活,赚来的钱立马花到QQ上。他们如此辛劳,只是为了让大多数网民把QQ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下来,然后再免费地使用它;为此腾讯公司还要给通讯局交上一笔数目不小的服务器托管费。
在回忆如何做起QQ时,马化腾唏嘘感慨,“当时电信部门比较重视增值服务,而广州电信在这块有预算,市场上有好几家做即时通信产品的企业盯着这块市场。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了抢先,我甚至在产品还没成型前就先写好了投标书。结果当然是投标失败。但现在想想还真的是幸运,这些拿到项目的公司在收到钱后自然没有动力继续维护发展产品,只有我们的QQ被砸在手上,才会持续做下去。”
但随后QQ用户的增长却让人始料未及。用马化腾的话来形容,“??了2000年的时候,随便走进一个网吧,聊天工具QQ跳动的企鹅已经成了流行,我没想到那么多人在网上争着和认识不认识的人聊天,好多人用QQ聊天是为了学习打字。”
谁认真挖掘客户的潜在需要,认真研究相应操作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谁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可持续增长。钻石情侣QQ号、生日QQ号、手机QQ号、结婚纪念日QQ号等等一切只要能够满足用户潜在需要的人性化服务经营理念在充分得到QQ用户热爱的同时,腾讯的经营业绩一直处于迅猛增长的状态。
每过一段时间,腾讯都会挑选一批友善的好友推荐给QQ行的用户认识,这样就为担心没有好友聊天了的用户提供了贴心的好友服务;QQ行用户可以把自己与好友的聊天记录随时加密保存在服务器上,在需要的时候又可随时把聊天记录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换个电脑聊天也能查看到以前的聊天记录,非常方便。马化腾认为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儿的人性化服务在为腾讯网聚了大批忠实QQ用户的同时,也让腾讯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我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网上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就在上亿的QQ用户畅快地使用QQ“胡侃”、“神侃”的同时,这位“QQ之父”正在网上四处寻找着新商机。
危机突围
2010年11月3日,习惯打开电脑同时启动腾讯QQ的用户,在熟悉的QQ弹出窗口中读到一段通知――“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此举与他一向给予外界的清秀斯文印象截然相反。
2010年,对于39岁的马化腾来说,确实是考验其舆论耐受力的一年。上半年,有媒体曾以“狗日的腾讯”为题,将腾讯的扩张战术总结为“四处抄袭,走他人的路、让他人无路可走”。一位接近马化腾的消息人士称,这篇报道激怒了马化腾,但他最后还是冷静下来,坚持低调处理的路线。
这一切与马化腾的性格密切相关。用“城头变换大王旗”来形容中国互联网业界,一点不为过。不过十年里,它已经换过多个代表人物:最早,“那个人”的名字是张朝阳,随后是王志东,再后来是丁磊,然后又变成陈天桥和李彦宏……在这个风云沉浮的群落,马化腾始终是最少被描绘的角色。向腾讯内、外探问对于其人的评价,所能听到的不过是低调、专注、谨慎等寥寥数语――似乎过于平淡。
为什么是腾讯的QQ而不是其他网络应用具备如此人气?为什么即时通讯软件这种在世界其他市场没有盈利方式的产品,在中国很赚钱?答案均系于马化腾。在腾讯内部,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管理一家大企业方面,马化腾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