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问题与对策.docVIP

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问题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问题与对策

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问题与对策   摘要:内蒙古作为西部农业人口大区,同样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劳动力输出任务。在此背景下,反思以往农村非农转移人员职业和技能培训的做法,提出下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政策应对措施,就成为各级政府官员和学者应着力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内蒙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引言      如何实现当前中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高非农转移人员的收入水平,是新时期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非常关心的重要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子目标以及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若干政策措施,不仅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于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暗含着中央政府正逐步从偏重城市区域的大量投入转向偏重乡村社区的大力扶持,由重点解决城市人群的各类福祉转向重点帮助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和增加收入上来。除却发展乡镇企业、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大力开展扶贫救助等政策措施外,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引导性和技能性培训、此次中央政府将非农转移培训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予以明确提出,无疑将对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及从事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现状      据2004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截至2003年,中国大陆16岁以上劳动人口共99889万人,农村57514万人: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60,1%下降到49,1%,从业人员总数为36546万人,而且这还没有计算中国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大约857万人。在庞大的就业人口压力下。为提高农村非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顺利实现非农就业并提高收入,中央政府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牧)民工培训规划》(亦称作“阳光工程”)。这项工程对今后8年内农民工培训的目标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并针对项目的组织领导、经费管理、监督评估等方面出台了单行条例。到目前为止,承担此项工程的省市自治区主要是那些粮食主产地区、革命和贫困老区以及劳动力的主要输出省市自治区。   ???蒙古作为西部落后和农业人口大区,也同样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劳动力输出任务。据内蒙古农调队数据显示,200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牧区总人口的7,3%。占劳动力总人口的13,8%,约为100万人:从文化程度上来看。劳动力文化程度大多数为初中文化,占到劳动力总人口的67,08%: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占到劳动力总人口的91,2%。劳动力人口的基数庞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比较收益低。导致农村牧区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为解决这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自治区于2004年2月发布了《2004年一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培训规划》。对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培训的任务、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据内蒙古农业信息网2006年数据表明,内蒙古各盟市的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达到151万人,比2005年第一季度增加24,5%,输出劳动力占农村牧区总劳动力的比重为22,6%,呈现出转移速度快、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以区内为主要转移地的特点。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非农转移人员的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导致内蒙古自治区富余劳动力群体就业前景不太乐观,收入难以提高。这种状况如果不得到有效的缓解,势必会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阻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因而,在此背景下。反思农村非农转移人员职业和技能培训的现状和做法,提出下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政策应对措施,就成为各级政府官员和学者们应着力关注的焦点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民不参加或兴趣不高   农(牧)民或者不关心,或虽听说,但最终没有参加。农(牧)民不参加或兴趣不高主要来自三个原因:第一。培训宣传不到位,农(牧)民对培训渠道不了解;第二,参加培训不是找到工作并获取较高收入的唯一渠道。很多没有参加培训的农(牧)民能够找到工作,或一些人可依靠朋友、亲属等熟人网络找到工作,这对准备外出务工的农(牧)民示范作用很强;第三,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二)培训机构组织不力   虽然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文件精神,各类农广校和职业学校成为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基地,使培训有了比较固定的制度性机构和人员安排。但宣传力度不够、管理组织松懈、培训管理人员缺乏持久性和长期性、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培训机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农(牧)民对培训场所比较简陋、先进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